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心绞痛这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心绞痛,一种因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的疼痛,常常在胸骨后部出现,并可能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当我们在劳动或情绪激动时,这种疼痛更容易发作。其常见的诱因包括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那么,心绞痛对人体究竟有哪些危害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目录
一、典型心绞痛发作的五大特点
心绞痛发作时,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以下五个典型特征:
1. 突发的胸痛,多位于胸骨体中上部的后方,并可能放射至左肩、左背及左上肢。
2. 疼痛性质通常为钝痛,伴有缩窄感、窒息感或严重压迫感。严重时,患者可能因疼痛而被迫停止活动,并出现出汗和脸色苍白。
3. 心绞痛往往由一些诱发因素引发,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受寒、饱餐以及过度劳累等。
4. 疼痛通常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为15分钟,很少超过10-15分钟。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后能迅速缓解症状。
5.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表现因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而有所不同。有时,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胸痛发作,类似于心肌梗塞,但心电图及酶的变化并无特征性。
二、心绞痛对人体的危害
心绞痛的危害不容忽视。其常见诱因包括体力劳累和情绪激动。晨间痛阈较低,轻微的体力活动如刷牙、剃须、步行等可能引发心绞痛。而上午和下午痛阈提高,较重的体力活动可能也不会诱发心绞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体力活动后而不是在体力活动的当时发生的不适感可能并不像是心绞痛。体力活动再加上情绪活动则更易诱发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可能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发生。心绞痛的危害中,最严重的是可能导致难以纠正的血压降低、心脏破裂等,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极为重要。
三、心绞痛的原因
心绞痛的主要原因在于心肌供血不足,这通常是由冠心病引起的。如果心肌耗氧量在短时间内增加,超过了狭窄的冠状动脉的供氧能力,就会出现劳力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能导致心肌供氧不足,引发心绞痛。心绞痛可以分为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变性心绞痛三种类型。
四、心绞痛的治疗
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在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药物如同双刃剑,服用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面红、心悸等。这些反应都是患者需要注意的。同样重要的还有硝酸异山梨醇,通常建议将硝酸异山梨酯置于舌头下方含化,以便快速吸收。还有喷雾剂供患者选择。
亚硝酸异戊酯也有着与硝酸酯制剂相似的作用,但其作用时间更快更短暂,降压效果更显著。患者在使用时需特别谨慎。当心绞痛症状严重,患者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手术治疗等更合适的治疗方法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如何辨别真假心绞痛。我们要注意胸痛的性质。心绞痛带来的并非尖锐的疼痛,而是心前区的压榨样闷感或胀痛感。而非心绞痛的症状则可能表现为疼痛、闪电样痛或刺痛等。心绞痛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而非心绞痛的胸部不适可能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整天。心绞痛常常在劳动、情绪激动等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发生,而非心绞痛则常常在休息时出现。对于患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等疾病的人群以及老年人等都属于心绞痛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警惕。心绞痛时的不适部位在胸骨下段,面积如手掌大小,并向左侧肩胛骨、小手指侧放射。而非心绞痛的表现则可能变化多端。最重要的是,心绞痛患者在口腔含化硝酸甘油后5分钟内症状可缓解,而非心绞痛者则无明显改善。除此之外,心绞痛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无力、出冷汗、心悸等并发症状,而非心绞痛者则可能无明显全身症状。了解这些要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辨别真假心绞痛,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