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品服用说明中,"每6~8个小时可以重复使用"与"1天服3~4次药"这两句话虽然看似相似,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对于前者,常见于小儿退烧药的说明,指的是如果初次用药后小儿已经退烧,那么无需再次服用,只有在再次发烧时,且至少间隔6至8小时后才可以再次用药。
许多心急的父母由于小儿发烧的反复性,可能会误解前者的说明,按照时间表定时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以为这样可以提前控制发烧。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任晓旭指出,发烧时白细胞活跃,有助于机体康复。过度用药压制体温,反而可能延长病程。除非孩子体温达到38.5℃以上,且存在高烧抽风的病史,才需要服用退烧药。实际上,小孩相对于大人更"耐热",即使烧到三十八九度,他们的精气神仍然很好。
谈到物理降温法,任主任首推洗澡。尽管许多家长在孩子感冒时会对洗澡有所顾虑,但洗澡确实是一个有效的降温方法。只需让孩子"冲冲凉",时间不必过长,可以多洗几次,水温应比体温低两三度。洗完后迅速擦干身体,穿上衣服即可。在此过程中,要避免因过度担忧感冒加重而使用厚被子包裹孩子。
至于酒精降温,任主任表示现在并不主张使用这种方法。孩子的皮肤较为嫩薄,能够吸收部分酒精。如果使用药店常见的75%酒精,应该至少加入等量水进行稀释。还有一个有效的头部降温方法,即在暖水袋中放入凉水和冰块,让孩子枕着休息。
这些降温方法都是在孩子发烧时的辅助措施,如果孩子的发烧情况持续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药品的服用说明,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误解和过度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