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迎来了两位职场新毕业生,小王和小方。一年后,我对职场法则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我眼中,小王看似平凡无奇,相貌平平,技能也并无过人之处,甚至他的口音还带着令人难以接受的地瓜腔。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这位研究生对于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竟然知之甚少。那些高中生都会做的事情,他却时常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不敢面对简单的问题。然而同事们对他的评价却出乎意料的好,他们认为这个年轻人勤奋踏实,毫无研究生的架子。
与此另一位大学生小方的表现却截然不同。他工作方向明确,效率极高。无论接手何种任务,他都能迅速掌握工作流程,迅速完成任务。即使别人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工作,他也能在一天内游刃有余地完成。在年终考评时,小方的评价却不如预期,很多人对他的表现只是淡淡地评价为“也不错”。相反,小王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小方的聪明才智让人佩服,但同时也让人警惕。他担心自己会被后浪推倒在沙滩上,因此有时会选择假装聋哑来避免竞争。然而领导似乎更看重小王的勤奋和努力。尽管一些人认为大众的眼睛是塑料做的,但职场上的某些定律与自然规律确实与我们的直觉相背离。聪明的员工可能会因为过于聪明而犯错,而看似平凡的员工却可能因为他们的努力和勤奋而获得认可。
在这个充满复杂职场规则的环境中,要想完全理解这些规则并不容易。如果能够真正理解并把握这些规则,那么就可以算是职场中的高人。毕竟,有时候傻人自有傻人福,聪明反被聪明误。职场上的成功并非完全取决于智慧和能力,还需要勤奋、努力和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