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的身体难免会受到一些磕磕碰碰,皮肤被划伤,关节被扭伤。这时,很多人习惯于在皮肤表面涂抹一些外用药。不同的创伤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禁忌,否则不仅无法促进伤口愈合,还可能加重伤害。
挫伤通常是由直接的暴力行为引起的,如软组织的挤压损伤、冲击损伤或跌倒损伤等。对于挫伤,我们可以在早期进行冷敷,如果渗出严重,则改为热敷。还可以配合服用非处方的镇痛药或使用外部固定治疗。
擦伤则是皮肤和粗糙物质剧烈摩擦导致的,可能会伤及表面甚至真皮。在擦伤初期,我们应该使用生理盐水或消毒防腐剂清洁伤口,并应用非处方药以防止感染。
使用中药外用药时,特别要注意这些药只能外用,不能内服。使用前,需要清洁伤口,以防止感染。对于孕妇和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禁止内服药物。儿童在使用内服药物时应特别谨慎。如果发生皮肤过敏,则应禁止使用此类外用药物。
使用西药创伤药物时,要避免药物接触到眼睛和其他粘膜。如果出现灼烧、瘙痒、肿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先清洗伤口,必要时需咨询医生或药师。某些特定药物,如硼酸洗涤剂,不应大面积使用,更不应用于婴儿。如果伤口有血或渗出物,应先清洗干燥后再用药。对外部药物过敏的人,应当禁止使用。
至于常用的外用药物,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例如,2%的碘用于疖子、皮肤擦伤、毒虫咬伤等,但不宜用于受损的皮肤、伤口或粘膜。而紫药水则不宜涂在皮肤损伤的粘膜上。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我们必须谨慎,遵循医嘱,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