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暴雨中的坚守与情感流露
在记忆的深处,2021年7月的郑州暴雨,不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次人性的洗礼。其中,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副院长高传玉在面临医院受灾严重、患者被困的困境时,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与共鸣。
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刻。受暴雨及水库泄洪的双重影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断电断水超过48小时,一楼积水严重,周边水深近3米,整个医院仿佛成为了一座“孤岛”。在这样的背景下,院内超过5000人被困,其中包括1075名患者(含60多名危重症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和家属。
当高传玉副院长在面对采访时,描述着医院的受损情况,他的情绪失控了。一时间,他哽咽着无法继续面对镜头,转身离开。身边的同事纷纷安慰他,“加油,没事了”。这一刻,他的情感流露,既是压力释放,也是对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在接下来的救援行动中,全国多支救援队伍迅速响应,包括第83集团军的杨根思部队、消防总队等。他们利用冲锋舟、直升机等工具,将患者和家属一一转移。最终,成功转移超过两千人。在这个过程中,危重症患者被优先通过直升机转移,普通患者则由救援人员分批护送至安全区域。
高传玉副院长的事迹,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流露,更是郑州暴雨期间医疗系统抗灾的一个缩影。他的责任感和坚守,赢得了广大民众的理解和尊重。作为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的专家,他曾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他的言论“医院好了,病人就有了依靠”,深刻体现了他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和对患者的深沉关怀。
这场暴雨,让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让人们看到了医护人员背后的压力与坚守。高传玉副院长的情感流露,虽然带有些许的悲伤和无助,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职责的坚守。在这场灾难面前,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不仅拯救了患者的生命,更温暖了人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