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最显著的特征是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社交互动。他们可能无法与人对视、回应名字或使用肢体语言(如指物)表达需求。约70%的患儿存在智力落后现象,部分孩子甚至到8岁仍无法完成穿衣、上厕所等基本生活技能。这种社交障碍会导致他们被同龄人孤立,进一步加剧心理压力。
许多自闭症患儿表现出痛觉异常,可能频繁自伤(如咬手、撞墙)或攻击他人,尤其在需求未被满足时会出现暴力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行为可能升级为破坏性举动,部分家庭甚至被迫采取极端措施限制孩子活动。
除社交障碍外,自闭症可能伴随严重的智力发育问题。部分患儿无法掌握基础语言能力,导致表达困难,进而引发情绪爆发。遗传因素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定基因突变可能加剧神经发育异常。
自闭症家庭年均干预费用可达22万元,且多数需自费。长期治疗压力导致许多母亲被迫放弃工作(本科母亲中占比13.64%),家庭陷入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困境。农村家庭更因资源匮乏面临“治疗-放弃”的恶性循环。
0-6岁是治疗黄金期,但我国仅10%患儿在6岁前接受干预。错过最佳时机可能导致症状不可逆,成年后生活能力极低。
自闭症的伤害不仅限于孩子个体,还深刻影响家庭与社会。及早识别(如关注两岁前的五大行为标志)并寻求专业支持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