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缺乏互动意愿:对他人呼唤无反应,回避目光接触,极少主动寻求安慰或分享兴趣。例如,叫名字时不回头、不微笑,对父母的拥抱表现出抗拒。
2. 难以理解情感:无法识别他人的情绪(如高兴、生气),也不会做出适当回应。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他可能独自重复固定动作,不参与合作。
1. 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语言能力退化,如原本会说的词汇突然消失;或表现为机械性重复语言(如模仿广告词)、答非所问。
2. 非语言交流缺陷:极少使用手势(如指物),面部表情单一,对肢体接触冷漠。
1. 重复性动作:喜欢转圈、来回奔跑、反复开关电器或排列物品,对特定声音(如抽水马桶声)异常敏感或恐惧。
2. 坚持固定模式:日常生活必须遵循固定流程(如走同一条路线、用同一套餐具),改变会引发强烈情绪反应。
根据国家卫健委规范,6岁前是干预黄金期,建议家长若发现上述症状,尽快通过专业机构筛查(如使用M-CHAT-R量表),并结合康复训练改善预后。需注意,个体表现差异较大,确诊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