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多动症轻微自闭 多动症并伴有自闭症的孩子是什么导致的

多动症(ADHD)与自闭症(ASD)共病的情况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其病因涉及遗传、神经生物学、环境等多因素交互作用。以下是主要成因分析:

一、遗传因素

1. 共享基因变异

研究发现,自闭症和多动症存在显著的遗传重叠,如MAP1A基因突变可能同时增加两种疾病的风险,携带者患病概率可提高15倍以上。DRD4、DAT1等基因变异可能共同影响神经递质功能,导致注意力缺陷和社交障碍。

2. 家族聚集性

约15%-30%自闭症患者的直系亲属有多动症病史,若父母一方患病,子女风险显著增加。

二、神经生物学机制

1. 脑结构与功能异常

  • 前额叶与基底节:多动症患儿这些区域发育滞后,影响执行功能;自闭症患者则可能伴随海马体体积减小。
  • 神经递质紊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失衡与注意力缺陷相关,而5-羟色胺水平异常可能引发社交障碍。
  • 2. 神经发育异常

    孕期或围产期的脑损伤(如缺氧、早产)可能导致大脑前额叶或小脑蚓部结构异常,增加共病风险。

    三、环境因素

    1. 孕期暴露

    母亲孕期感染、接触铅/汞等重金属、BPA塑料添加剂(解毒能力降低17%的多动症患儿)可能干扰胎儿神经发育。

    2. 后天环境

    家庭冲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或不良教养方式可能加剧症状,而饮食中人工添加剂过量也被认为有潜在影响。

    四、其他关键因素

  • 免疫与代谢异常:母体自身抗体攻击胎儿神经组织或肠道菌群失调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影响大脑。
  • 认知与情绪调节障碍:约60%共病患儿存在执行功能缺陷,感觉过敏引发的焦虑进一步加重行为问题。
  • 干预建议

    早期需综合评估遗传史、脑影像及环境暴露史,治疗上结合行为矫正、感觉统合训练及个性化药物(如哌甲酯或托莫西汀)。孕期补充叶酸、避免毒素暴露可降低风险。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