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症康复专业名词解释

一、核心诊断术语

1. ASD(孤独症谱系障碍)

根据典型孤独症核心症状扩展定义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涵盖典型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等亚型,主要表现为社交缺陷、刻板行为和沟通障碍。

2. AD(阿斯伯格综合征)

属于ASD范畴,患者语言发育正常但存在社交困难,常伴有动作笨拙和特殊兴趣,智力水平可能超常。

二、干预方法体系

1. ABA(应用行为分析)

通过正强化、负强化等技术塑造适应性行为,减少问题行为,是自闭症早期干预的主流方法,包含DTT(离散式单元教学)等具体技术。

2. IDEA康复理念

强调融合教育与个别化支持结合,要求干预措施具备数据支撑(Data-based)、循证依据(Evidence-based)和生态环境适应性(Ecological)。

3. EIS三阶段干预

  • E(早期密集):培养基础学习技能如模仿、指令响应
  • I(融合预备):训练集体环境适应能力
  • S(学前融合):实现普通教育环境过渡。
  • 三、具体治疗技术

    1. FCT(功能性沟通训练)

    通过图片交换、手势等替代方式,帮助非语言儿童表达需求,减少因沟通障碍引发的情绪行为问题。

    2. 社交故事法

    用定制化情景漫画教导患儿识别情绪和社交规则,改善社交恐惧。

    3. 地板时光

    以儿童兴趣为导向的互动模式,通过游戏激发主动交流意愿,每天建议训练30分钟。

    四、相关共病术语

    1.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常与ASD共存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2. NT(神经典型发育)

    指非自闭症人群的自然社交认知方式,常作为ASD干预效果的参照标准。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干预技术(如音乐疗法、感觉统合训练等)或评估工具(如ABC行为量表),可进一步查阅专业文献或咨询康复机构。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