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天下杂志最新出版《像三星一样工作》,更多内容>>
在正式进入学习三星的业务能力之前,必须先仔细思考「为什么五年职场生活如此重要?」「因为是刚开始的五年,重要吧?」这种毫无头绪的想法固然没错,不过所谓的五年,早已超越了「单纯时间的累积」,而具有更特别的意义。
尤其将这「五年的意义」铭记在心,将可展望自己未来另一个五年,甚至十年,与未来的样貌重叠,借此将有助于强化稳定性与目标意识。
达到「一万小时法则」的时间,五年
要成为真正的专家,有所谓「一万小时的法则」之说。一天三小时,持续练习十年的话,将会在该领域达到「通达」的境界,并以其专业能力受到他人的认同。如果将这时间从一天的三小时增加到六小时,那么达到「一万小时的法则」正好是五年。
每天在职场上的时间,大约是九小时左右。不过扣除午餐时间与休息、闲聊、准备会议、接待客户、事后业务整理等非主要业务的时间,可以完全投入在业务上的时间,约在六到七小时左右。这六到七小时的时间,便是可以成为「专家」的一万小时。
,所谓的五年,意思不单只是「刚开始的五年」,更是「可以蜕变为专家的五年」。由于这段时期将可能影响日后五年,甚至十年以上,所以更显重要。如果五年内无法在自己的领域中被认可为专家,对未来的希望将逐渐渺茫。因为五年后新人辈出,而自己的同事早已跑在最遥远的前方。
简言之,这五年的时间,可以说决定了在人生的航道上是迷失方向、徬徨失措,还是正确掌握方向、一路扬帆向前。
站在社长的高度洞察组织的时间,五年
进入三星第五年左右,不仅可以写出足以向社长(译注相当于董事长级)报告用的数据,也达到可以撰写社长对客户发表用数据的水准,这代表已经了解「社长的立场」,充分具备辅助「社长」的力量。
能够了解「社长的立场」,就代表能够全面掌握公司,也表示能够站在组织的高度做「全面的观察」。原本连上司名字都记不住的新进员工,具备有如空中盘旋的秃鹰般眺望整个组织的见识,肯定是令人惊讶的变化。
,并非所有员工在第五年都能达到这般水准。,正因为有上述这些案例的存在,更加证明了五年时间的重要性。
以人脉的养成厚植领导基础的时间,五年
五年的时间,除了可以达到熟练地执行业务的能力,也是透过人际关系厚植领导基础的时间。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入社十年的前辈一定要建议入社五年的后进的事,正是「公司内外人脉的养成」。这不仅是入社五年的员工可以做到的事,也是必须要做的事;而人脉的养成,也是能够迈向未来具备「领导能力」的重要基础。
即使在某个领域以杰出优异的业务实力为傲,其实也只是在「业务领域」这个有限框架内的能力而已。纵使晚辈赞许擅长处理业务的上司「表现优秀」,也不可能完全信任上司,进而跟随他、依赖他。
人脉的养成跳脱了业务的范畴,展现出贴近人性的能力。透过人脉的养成,更能打破自身的局限,迎向更广阔的天空。拥有广泛且值得信赖的人脉,不但能够为晚辈开拓新的道路,也可以借此在晚辈心目中塑造「相信我,跟我走!」的强烈形象。
即使跟随这种人工作,人脉也不可能流失,这一点将可赢得晚辈与部属的敬重,并将他们纳入自身领导的范围内。乍看之下,人脉的养成与领导能力似乎没有多大的关联,不过这两者之间,其实早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借由离职达到二次全盛期的时间,五年
进入职场生涯第五年,也是最希望离职的时间点。,在第五年以内或以上随时都可以离职,不过「离职意志」最强烈的时期,正好是在第五年的时候。根据某个就业门户网站调查一千一百多位上班族男女的结果,在带有离职想法的上班族中占有最大比例的,正是「三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上班族。
打算在第五年前后离职的想法如此强烈,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非常自然的事。,五年的时间已几乎掌握该职场与自身的业务内容,这时便开始产生期待在其他地方获得自我发展的强烈欲望。在单一职场工作二、三十年的人逐渐减少,符合经验累积的离职也日益受到重视的今日,在第五年萌生的离职欲望并非坏事。
因为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最有自信的时期。选择离职,代表可以拓展业务的范围,并且在体验不同职场文化的过程中,迎接自己另一段更辉煌的全盛期;这也是在某个组织中担任要角的,一面奠定二次成长基础的时期。就像绽放得最灿烂的花朵般,完成迈向颠峰的充分准备的时刻,正好就在职场生涯的第五年。
「职场生涯第五年」这样的时间具有如此多重的意义,更可以说是迎向新未来的「转捩点」。
你为自己设置的五年,究竟要怎么度过?日后回顾你的这五年时,会将其定位为「迈向成功未来的传奇历史」吗?或者「只是节省薪水增加储蓄的时期」而已?此时此刻,未来将取决于你创造的每一天。
六点二十分与六点二十三分的天壤之别
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与「时间」紧密结合。有上班的「时间」,也有必须完成负责企划的「时间」;开会时有会议「时间」,出差时有出差「时间」;营业额与利润,也是以每月、每季、每年的「时间」单位为结算依据。业务的开始到结束,便是在这段时间紧密推动,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决定所有事情。
若说时间就是「一切」,一点也不为过。一旦开始,就得创造最大成果的三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对时间如此斤斤计较。掌握时间的人,便能掌握成果与利润;站在时间前端的公司,便能抓住商业脉动,扩张市场版图。
,对于时间千万不可宽以待之,也不可等闲视之。「才五分钟而已」、「三十分钟还可以等吧?」这类想法是上班族最需要警惕的怠惰想法。
在结束三星集团的培训后,我被分配到PDP业务行销组,当时电子业正展开史上最大的战争。正如过去一九八○年代BETA录像带与VHS录像带的家电业者大战,此时平板电视市场上也正展开LCD皮肤与PDP皮肤大战。索尼与东芝、夏普、三星电子等公司推出LCD皮肤,而松下与飞利浦、三星SDI、LG等公司则将主力放在PDP皮肤上。气氛「草木皆兵」,所有员工甚至笼罩在这场战争必须获胜的悲壮感中。
在这样的氛围下,曾有一次陪同副社长(译注相当于副董事长级)到国外出差。出差行程为六天五夜,目的是参观法兰克福CeBIT展(译注全名Centrum der Büro- und Informationstechnik,汉诺威电脑及通信博览会)。抵达当天已经晚上十点,所有活动已结束,隔天早上预定六点二十分于饭店大厅集合用餐,再开始一天的行程。
当天晚上的情况并不允许安心休息。为了准备隔天会议数据,不得不埋头处理工作,不知不觉间已到清晨四点。好不容易睡着后,睁开眼睛一看,竟是六点十八分了。急忙快速盥洗、穿好衣服,抵达大厅的时间是六点二十三分。心想没有迟到太久,心情多少平复了些。
眼前与我一同前来出差的宋分店长率先站了出来。虽然开心地与我打招呼,一边又急着丢出问题。
「我们今天约好几点集合啊?」
「六点二十分。」
「可是现在几点啦?」
「六点二十三分。」
看来我必须说明这「迟到三分钟的原因」,于是便告诉他因为准备会议到今天凌晨四点,所以早上起得晚一点。我也期待分店长的谅解,心想这又不是为了私事,而是公司的业务,应该会完全体谅我吧,再说才迟到三分钟而已没想到得到的不是谅解,而是冷冰冰的斥责。
「从迟到这件事看来,你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啊!」
老实说,我内心相当郁闷。不过我完全可以理解分店长为何会如此冷淡且无情地斥责这「三分钟」。
六点二十分与六点二十三分,在时间上的差别只有三分钟,比喝杯咖啡的时间还短。但当中隐藏着另一个更重要的意义这不单只是「迟到几分钟」的问题,而是「遵守约定与否」的问题。六点二十分到达,就是「遵守约定」;六点二十三分到达,就是「不遵守约定」。就算六点二十一分、六点二十二分,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迟到三分钟」,只是毫无意义的借口罢了。
如果这种问题只被斥责一次就没事的话,那真是万幸。遵守时间与否的问题,终究与升迁问题脱不了关系。
最高的成就从「时间」开始
在三星内部私下流传的经验谈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真实案例。一位南美分公司的派驻课长担任课长一职达八年。一般大学毕业员工从课长(译注相当于经理级)升任次长(译注相当于副总经理级),需要四年的时间。这么看来,这位课长在同一个职级的时间确实相当长。无论情况再怎么严重,即使在审查中被刷掉,通常也不会超过六年。派驻课长无法升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出乎意料的简单。
曾经有一位副社长从韩国前往南美出差。为了迎接副社长,从南美分公司的高端主管到基层员工,所有人无不忙着撰写报告书、进入为期两周的紧急状态、安排会议行程等,做好各种准备。直到副社长真正抵达后,问题却出现了。
抵达当天,所有人开心地享用韩国料理与烧酒。隔天为了与客户开会,必须于早上八点出发。但隔天一早,派驻课长却因前晚饮酒过量而迟到三十分钟,再加上与客户开会需要的数据都在派驻课长身上,副社长一行人陷入无法提前出发的窘境。除了副社长本人,参与会议的当地分公司主管也都手足无措。无法遵守与客户约定的时间,可说是非常大的致命伤。终于,派驻课长在三十分钟后现身,而第一天与第二天的陪同行程也都勉强结束了。
问题并没有就此停止,第三天派驻课长必须陪同副社长一行人前往机场,任谁也没想到,引发这么大风波的派驻课长,竟然又会再度迟到。他在第三天早上又迟到了三十分钟。第一次迟到是因为喝酒,第二次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任职课长第五年的派驻课长,在该年度的升迁审查中出局。隔年,主管将派驻课长放入升迁名单中,上呈请示书。曾经是「受害者」的副社长盖上「退」字,任职课长的第六年依然不得升迁。,派驻课长在八年后调派回国,日后好不容易升任次长。不过这也是在副社长调往其他事业部门后,才得以升迁。如果副社长持续任职于同一部门,派驻课长就算过了八年,想必也无缘升迁吧。
派驻课长两次迟到的时间,总计约一小时。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小时的时间,竟然影响了他的生命长达三年以上。从现在起,我们不应该继续辩解「只迟到三分钟」,或是「不过是晚了三十分钟」了。
仔细想想,没有比守时更简单的事了。守时既不需花费金钱,也不需要过人的业务能力,更不需要缜密的脑部思考。只要事先算好移动时间,稍微加快脚步,就能够遵守约定的时间。这么简单的事都无法办到的上班族,要说可以得到极大的成果,那真是天方夜谭。先前分店长说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确实所言不假。
基础稳固的话,就算失败了,仍然可以从中再出发;基础不够扎实的话,一旦面临失败,所有心血都将付诸东流,又必须辛苦地从原点开始努力。最高的成就系于「时间」,这点请务必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