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少年得志是福吗?

  • 心理师
  • 2023-05-31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多半的人都是一寸寸地往上爬,慢慢爬到成功的巅峰;仍有些人,凭着才能、命运、机缘,在二十青春少年时,就攀登上事业的颠峰,年纪轻轻,就尝到成功带来的名气与财富。他们成功后如何自处﹖一旦年届中年,是否后悔过早崭露锋芒﹖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以慢慢上扬的曲线画下他们事业起伏的过程;离开学校后,开始攀爬事业的坡路,并且一吋吋地走向成功的顶点,直到退休。这种曲线就好像一家稳健成长公司的销售成长图。

有一些人的事业过程曲线是陡然上升的。他们经由个人的才能、命运、机缘,或这三者的混合,在他们就业之初,就获得惊人、完美的成功。当他们还站在起跑在线,就已赢得赛跑。当他们还只是二十青春少年时,就已闪亮出耀眼的光辉,也享受到成功的美果。

他们也面对同年龄的人永远不知晓的负荷。虽然他们已赢得要赢的,但也只不过距离少年期不远。有人说过「在美国人生活中没有第二幕。」对于少数已成功演出第一幕的天之骄子,年届中年反省早年成功是否错了﹖

约翰菲罗(JohnFilo)赢得美国普立兹新闻摄影奖时才二十二岁。一九七○年五月四日,他就读于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时,及时用一架借来的相机,拍下当天一次大规模的学生反越战示威运动,一名女学生哭叫着跪倒在一名被国民兵枪杀的示威学生的尸体前。

这张照片经由无线电波发送全世界,立即成为可能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照片。这张照片捕捉一般学生示威运动的愤怒,特别是肯特大学那天的历史时刻。美国新闻界都认为这张照片实至名归。

现年三十四岁的菲罗说「自从得奖,实在很难与自己相处,内心清楚自己欠缺许多摄影知识。」

他立即离开学校到合众国际社工作。「这是我得奖之后,应缴的费用,」他说「我知道还有许多要学的。就在我得奖之后,收到我最崇拜的摄影大师艾迪亚当(EddieEdams)寄来的电报,这张电报说『恭喜你拍了这张伟大照片,让我们看看你明天能做什么﹖』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情。」

仍株守老位

菲罗在美国中西部的合众国际社办事所工作了十年。这期间,菲罗发现自己花许多时间拍堪萨斯城的职业球队照片。「我每晚都要到露天球场,」他说「这开始令我烦恼,有一晚,我梦到自己已五十五岁,但仍株守老位,蹲在球场拍照。」

去年菲罗转而为费城询问报工作。雇用菲罗的人告诉他「我正在找有十年工作经验的人,这个人要清楚知道他正在做什么﹖且仍有赤子的热诚。」菲罗认为老板所说的人说是他自己。

菲罗目前不参加任何摄影比赛。很久以前他就接受一个事实─不管以后他拍什么照片,都不会比第一次得奖的那张照片更冲击全世界。「但我能尝试去做一个比以前好的摄影者。我知道自己比以前好就够了,不需要颁奖人的认可。」

「我把很久以前得奖的事,当做只是中了彩券。如果你要我在颁奖晚宴拍裂嘴笑的简单照片,或者如果你要我开车百哩路去拍张人物照,我都会尽力拍最好的给你,因为这是我的工作,」菲罗对新雇主说。

麦吉尼斯(JoeMcGinniss)二十六岁那年出版他的第一本书「TheSellingofthePresident1968」,立即轰动美国,成为当年全美最畅销的书。麦吉尼斯当费城询问报记者时,深入采访前美国总统尼克森如何藉电视媒体塑造自己的魅力,当选美国总统的内幕。由于这本书,麦吉尼斯立即成为电视媒体的红人。他出现在美国七个电视节目。也有人考虑请他当电视台新闻播报员或竞选国会议员,他拒绝了。

成功不是镇定剂

「我警觉到这都是不可能的,」现年三十九岁的麦吉尼斯说「别人以为第一本书就卖这么好,会拿走你日后事业的所有乐趣。我不这么认为。这比一直渴望某件事,却一直不能得到的好。某种形式的成功并不是非要时时服用的镇定剂。」

「像我这种少年得志最大的好处是减轻赚钱养家的压力,随心所欲做自己要做的事,不用等到三十年后才得到这种自由,不用听别人命令你下周要做的事。」

「但自由是一把双刃的剑。一旦你成功,就不用强行遵守工作的纪律,不必早晨六点起床,坐在打字机前到傍晚六点半,而仍然有钱滚进。」

现在麦吉尼斯必须写作赚钱。他随后出的三本书再也没有第一本卖座,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有关十几年前轰动美国的军官弑妻儿的案件。他希望本书能再度卖座,但他相信「我不会再享受到第一次成功所带来的丰盛感,你只能在全国联赛中击出第一次成功的金垒打,你可享受每一次成功的全垒打,但第一次只有一个。」

「这是为什么我不后悔我二十六岁第一次出书就卖好的原因。我不认为年轻时成功比中年或晚年成功是个悲剧。许多人在第一次努力不被认可,他们的努力也不被认可,那才是个悲剧。」

曾在二十四岁那年演出一部卖座电视连续剧的喜克门(DwayneHickman),在二十五年后的今天,为这种少年得志的体验深深感慨「大部分的人经由多年经验累积才成功,但对于我们这些少年得志的人而言,没有一点准备的时间。你还年轻,没有任何经验支持。我以前以为每个人都和我一样,很容易获得成功,每个人都可主演一部电视连续剧。」

没有任何准备的成功

当喜克门主演的片子四年后渐不受欢迎后,喜克门尝试主演别的连续剧。「作第一次尝试就成功,就以为成功是举手之劳,其实对所有人而言,并不容易,对我也不再容易。」

喜克门认为别人早就了解成功不易,自己却较晚了解,他后来再主演几部片子,都不卖座。

现在喜克门有个感想「想要复制过去的成功,就好像试图抓住过去的青春少年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他认为,「走离别人对你的记忆并不难。一成不变做着年轻的事直到退休最糟糕。」

「若把人生分成三个阶段,如可选择的话,壮年之后的第三阶段才成功,应是最健康的,」他说。

喜克门对少年得志下了个结论「如果你成就了众人皆知的事业,待时序一过,你就成为他们过去美好的记忆。对众人而言,有个这样的回忆是好的,但对于成功者而言,却不能老活在过去美好回忆。如果你仍努力磨利宝刀,今天仍如过去般美好。」(庄素玉取材自老爷杂志)


  该文章《少年得志是福吗?》由网友『少年与猫』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