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希望子弟在学校是「好学生」,老师们也比较喜欢好学生。出社会以后,有不少好学生表现与年轻时一样优秀,但有些好学生后来的成就却未必超过平均水准。本文认为此一差别在于如果成绩好是基于「记诵答题」者,其成绩与成就关系不大;如果成绩好是因为会「研究发展」的,则其在校期间所养成的习惯与能力,对其一生都会有帮助。
好学生行为上的特色是认真、努力、在乎绩效(成绩)表现、服从性高、比较遵守规定。而且在智力或记忆力方面不会太差,加上多年用功读书,可能掌握更多学理来协助提升其思考的方法。这些在职场上都是十分正面的因素。
再略为深入分析,可知所谓的好学生又可分为两种一种人其成绩大部份靠记诵,或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所学不超过老师教导的范围;另一种人则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而通常后者才可能在职场上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与工作绩效。
自我学习的能力与特色
反之,有些在校成绩普通的人,由于拥有这种「自我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在职场上即可持续进步,后来成就往往超越了当年的「好学生」。
根据多年经验,我发现在工作上的自我学习,大致可以包括以下这些特色
认真负责,用心不断追求进步;
有足够的观察力与分析力,可以比较、归纳出别人或自己在进行某一项工作时,成败的原因;
在心态上,乐意听取别人的建议,不会将别人善意的指正,视为「批评」,更不会因为听到不同的意见而勃然大怒,而且有能力去研判别人意见的正确程度,并从中选择吸收比较正确的部份;
以正面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失败或错误,认为每一次错误都代表未来可以追求进步的契机,更不会因为发现自己错误而灰心丧志;
有自我检讨、自我反省、自我改进的习惯与能力;
简言之,能听能想,乐意改进,无论「做事」、「做人」方面,都是如此。这就是自我「研究发展」的核心。而这些背后,更根本的是积极学习追求成长、看重别人优点、对自己有所期待却不苛责的心态,以及拥有高度正面的内心自我形象。
目前教育体制是否有助于这种心态的形成,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所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