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偷尝酒,长大可能更贪杯!研究发现,国内青少年饮酒情况日益严重,而造成儿童饮酒行为持续到青少年时期,早期主要与缺乏2个变异性酒精代谢基因的保护有关,且随着年纪增长,在10岁之后,酒精依赖则以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青少年饮酒的情形日益普遍,国内高中生在短短3间饮酒率从13.51%上升到26.08%。
青少年饮酒的情形日益普遍,在台湾,2004年到2006年短短3年间,国中生的饮酒比率从13.97%上升至18.08%,高中生则是从13.51%上升到26.08%。饮酒不只会对儿童青少年造成生理、心理的伤害,其影响甚至可达成年之后。
10岁以后,酒精代谢保护因子渐减
近期国际期刊《药物和酒精依赖》(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内容指出,一项由台湾大学、阳明大学及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合作的研究发现,曾喝过酒的儿童在青少年时期是否会持续饮酒行为,与少年所带有的酒精代谢基因变异型和少年在社区网络所占位置有很大的关连,且交互影响在10岁后就开始浮现。
关键的2个酒精代谢基因,分别为「酒精去氢酶1B」(简称ADH1B)和「乙醛去氢酶」(简称ALDH2)。饮酒后,酒精最先被ADH代谢成乙醛,接着再代谢成乙酸(或称醋酸)。ADH1B的变异型会加速酒精代谢到乙醛的过程;ALDH2的变异型则会减慢乙醛代谢成醋酸。
青少年爱贪杯 2变异基因成关键
青春期中后期,影响饮酒行为持续性的关键在于朋友网络的影响力。
这2种变异型基因都会导致喝酒后体内乙醛浓度的增加,让人容易在喝酒后感到不适,进而可能减少酒精的使用,被称为是保护因子。但带有这2种变异型的人,在亚洲族群中较为常见。
青少年爱饮酒 发育后期朋友影响力更大
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为坚表示,酒精代谢基因的变异型确实会减少青少年日后持续饮酒的机会,且ALDH2变异型的保护作用较ADH1B变异型更为显著。,酒精代谢基因变异型的保护效力仅在青春期发育的早期看得到,到了青春期发育中后期就不明显,随后影响更大的是朋友网络影响力。
研究团队发现,在同侪的不同次团体间扮演「沟通桥梁」角色者,较容易会持续饮酒。研究第一作者丁德天博士表示,当一个孩子在不同团体中扮演沟通桥梁,表示他有更高的机会遇到饮酒者或是接触酒精饮料。
此项研究共搜集了4波数据,从国小到国中持续追踪496名孩童的饮酒行为,且针对孩童之朋友网络和唾液细胞取得的酒精代谢基因进行分析。研究团队希望这项成果后,未来能有更多相关的研究与政策介入,让儿童青少年可在免受酒精影响的健康环境下成长。
【华人健康网】提醒您,饮酒过量有害健康,未成年请勿饮酒,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