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physical punishment)是很多人童年时的共同回忆,也是台湾父母亲很常使用的教养方式,过去大家认为疼痛的记忆会使人记住错误,但多数教育学者显然不能苟同。加拿大研究员近日在知名《Pediatrics》期刊上发表论文,表示童年时代的体罚记忆,会增加日后出现精神疾病的机率,即便像是推肩膀、揪耳朵这类随手动作,都有可能留下阴影。
美国《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2日报导,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研究员针对超过2万名20岁以上的美国年轻人进行调查,意外发现成年后不稳定的精神状态,跟童年时的体罚记忆息息相关。
体罚真的必要吗?加国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童年不愉快的体罚经验,会增加日后出现精神疾病的机率。(图片/取材自美国《Time Magazine》)
扣除掉部份极端的肢体伤害,如挥拳毒打、烧烫伤或性侵害,只要小时候常被父母不经意地用力推拉或赏耳光,长大后出现情绪管理障碍、忧郁症、酒精药物滥用或厌食暴食的情况,硬是比一般人多出1.4到1.6倍。
多数父母的育儿经验里都认为体罚有其必要性,疼痛会产生吓阻作用,加深对错误行为的反省。亚洲小朋友普遍都有被体罚的经验,而西方人虽然强调「无疼痛惩罚」的教育理念,但父母偶尔也会情绪失控而施力过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阴影。
研究人员强调,并不是任何一次的体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父母惯性地使用「暴力」,而不尝试用较理性的惩罚方式,孩子只能隐忍满腹委屈,却始终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情况反而更糟。她建议采取类似「没收奖励」(remove rewards)等方式,剥夺孩子做某些事情的自由和权利,让他们深刻体会那种失落又无奈的感觉,效果反而比生理上的疼痛来得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