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听过精神分裂症、或是人格分裂症,不少人常将此两种搞混,甚至听到某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就对他离越远越好,似乎深怕他们会有暴力倾向或是会伤害他人,事实上,这两种不不同的精神病症,且根据统计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过半案例可以完全康复,和普通人一样生活,也倡议正名为「思觉失调症」,呼吁民众不再畏惧精神分裂症患者。
思觉失调症患者会出现语无伦次、幻听幻觉的症状,包括认知、行动、感觉等方面退化和扭曲。
精神分裂遭民众误解 倡议改名更中立
根据中市卫生局精神患者列管统计截至103年4月16日止约有1万109人罹患精神疾病,其中有5,304人是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约占了52.46%,如果没有规律用药,将可能导致病症复发,甚至恐造成永久性大脑伤害。
精神分裂症是包括认知、行动、感觉等方面退化和扭曲的病症,患者会出现语无伦次、幻听幻觉的症状,常被误联想为暴力倾向,导致民众一听到患者患有精神分裂症,而在无意识下对他们产生恐惧、害怕等表情,有的甚至怕到不敢接触他们,渐渐被塑造成永久不愈的心智障碍,导致患者迟迟无法勇敢就医治疗。
非绝症!思觉失调症半数可治愈
过去称作精神分裂症的「思觉失调症」,其实有过半案例都可以康复,过与一般人一样正常的人生。(图片/台中市卫生局提供)
台中市政府卫生局局长黄美娜表示,倡议为「思觉失调症」的用意,主要是要告诉民众,患者会出现幻觉、妄信,思路紊乱而令语言不清,是因脑部有多条不同的神经线,神经线的沟通是靠不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若是失去平衡,就会造成失调、影响思想。
美国精神科医师丹尼费雪表示,20多年来的研究,发现患者只要积极的复健、治疗,仍可和一般人一样生活、工作、读书、结婚、生子,包括完成人生的梦想也是轻而一举的事,甚至有超过一半的个案几乎完全康复。如果患者需持续且规律性用药方能控制病症,家属多关心病人、支持病人,让他继续接受治疗,就有机会让他们重新展开新人生。
【小辞典/思觉失调症】
即指精神分裂症,包括认知、行动、感觉等方面退化和扭曲的病症,患者会出现语无伦次、幻听幻觉的症状,过去常被误认为「中邪」、人格分裂,易有负面印象,近年来医界倡导以思觉失调症取代精神分裂症,希望借此让民众更认识这类疾病,协助患者经适当的治疗而获得稳定控制,甚至回归社会与正常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