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时候,时常被问到我为什么可以在这个产业待这么久?为什么可以这样成功?
成功的定义每个人皆不同,因为还在奋斗的阶段,我从不觉得自己成功,但在别人眼中却好像到达一个他们想追求的境界。很多人很想知道为什么我可以到达这里。
年轻时我的功课不出色,总是忙自己课外的事物,以致于教授们对我的印象也不特别,但我只换过两个工作,而这两个工作都跟我的兴趣-传播企划有关,既然聪明不是我胜出的原因,那像跑马拉松般持续的力量,一定是让我走到这里的重要原因。
这种力量潜移默化的结果,在近几年来愈来愈发展成我整体专业的一部分,分不清楚是从知识还是经验得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遇到客户任何的疑难杂症,总能冷静地厘出一个方向,一步一步解决,不似年轻时那么慌张心虚。
这些其实都是累积与持续的力量所致。
20多年来,处理过的案例多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自然就已经碰过,不再陌生、不再害怕,信心自然增加,就像开过十次刀的医生跟开过100次刀的医生,临床经验一定不一样。
俗语说「戏棚下站久了,位置就是你的。」其实多少有一点道理,只怕大部分的年轻人怕等、怕站。没耐性的人总是遇到困境就逃避或跳槽,缺乏坚持的力量。
这种不稳定的状态,老板看了怕。在机会来临的时候,老板看一看身边的人,总是对那些「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员工特别考虑吧!除非你的能 力未逮。
我本身也当管理者很久,有任何机会出缺,我总是会先查看身边的干部及员工,而那些坚持待在公司、贡献度高的员工,总是我第一个考量的对象。
持续的力量总会累积出数量上的价值及专业上的价值。
曾经问过一个老师傅,他怎么能将一道复杂的菜做得这么精准,每次味道都分毫不差?他说,同一道菜做了十 年,演练过几百次,闭上眼睛都知道要怎么做。
十年、上百次的演练,这就是成就数量上与专业上的价值的关键因素,也就是我所谓的「持续的力量」。
不要觉得待在一家公司是很笨的行为,龟兔赛跑的故事总是应验在走大道和捷径的两种人身上,前者初期可能薪水、升迁落后,一旦累积出一定的时间与能量后,他的持续力就像龟兔的乌龟一样,终究会胜过看似聪明的兔子。
(作者是世纪奥美公关董事长,本文转载至经济日报2009.4.15)
<以上反映作者意见,不代表本社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