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快乐,是每位做父母的期望;研究指出,父母有无适当回应孩子的需求,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值得为人父母们警愓!
教养型态分四类 教养方式与儿少内化症状相关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Diana Baumrind表示,父母的教养方式依要求与接纳程度分为(1)专制型-高要求,低接纳(2)民主威信型-高要求,高接纳(3)忽视型-低要求,低接纳(4)放纵型-低要求、高接纳等四类型。根据一篇收录于NCBI的研究显示,民主威信教养方式有助于预防儿童青少年罹患忧郁症,该研究分析17,399名12至17岁青少年发现,高达80.6%青少年有五种(或更多)忧郁症状,其中经历专制教养方式者,比经历民主威信教养方式者,出现更多忧郁症状,显示权威式教养与儿童青少年内化症状的关联性。
儿少忧郁症状与成人相同 专制教养较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卫生福利部桃园疗养院儿童精神科陈质采主治医师指出,当儿童青少年罹患忧郁症时,不仅跟成人忧郁症一样会出现情绪低落、对原本喜欢事物失去兴趣、负面思考、自我否定、丧失学习动力、病恹恹等症状,甚至可能有易怒、急躁的反叛或破坏行为。
陈质采主治医师解释,民主威信与专制型教养最大差异,在于民主威信教养方式会倾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其困难;而专制型教养因采取监视和处罚的教育模式,使无法完成任务又不知道如何解决困难的孩子,容易衍生各类负面情绪与行为。
幼儿时期创建良好交互模式 倾听比陪伴更重要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叶雅馨主任说明,父母应从孩子幼儿时期即创建良好教养与交互模式;交互的好坏并非单指陪伴的时间长短或次数,更重要的是交互的品质。叶雅馨主任建议,与孩子相处时,应专注聆听孩子的需求,或创建共同经验,表达关怀与在乎,多了解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人事物。
,当孩子犯错或心情不好时,家长也应避免一味指责,可先离开当下情境,待情绪较和缓后,再倾听孩子的想法及引导其提出解决方案。父母应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若正处于压力情境,出现易怒、常感冒、身体不适等症状,可适时告诉孩子自己的状况。更重要的是,父母应查看自己的管教型态,厘清自己的教养模式,适时调整,才能避免亲子冲突,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该文章《虎爸虎妈致子女忧郁增? 教养方式是关键》由网友『↗妈啲_>这娃儍∥』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