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以下是关于自闭症的综合信息:
1. 核心特征
社交障碍:回避目光接触、难以理解他人情绪、缺乏共同注意(如不会跟随他人指向的物体)。
语言异常:语言发育滞后或倒退,可能出现重复性语言(如模仿他人说话)或语调异常。
刻板行为:坚持固定路线、重复排列物品、对特定感官刺激(如声音、触觉)过度敏感或迟钝。
2. 早期识别与诊断
婴幼儿期警示信号:1岁前对父母呼唤无反应、缺乏社交性微笑;2岁仍无功能性语言。
家庭观察方法:可通过“ABC行为记录表”记录异常行为,或测试共同注意能力(如观察孩子是否跟随指向的玩具)。
专业诊断:需结合社交、语言、行为三方面症状,由医疗机构评估。
3. 干预与治疗
早期干预:3岁前是黄金干预期,应用行为分析(ABA)、结构化教育等方法可显著改善社交能力。
家庭训练:通过游戏发展社交技能,如角色扮演、轮流互动等,逐步引导孩子参与日常交流。
专业支持:部分机构提供免费康复服务,如山东省临淄区妇幼保健院的言语治疗和感统训练。
4. 现状与支持
患病率:中国0-14岁儿童患病率约1.58%,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4-5倍。
社会认知:自闭症患者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需更多理解与包容,避免歧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干预方法或筛查工具,可参考专业机构提供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