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发现自闭症过程 自闭症发现者

  • 心理师
  • 2025-09-23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1. 首次科学描述(1943年)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儿童精神病学家利奥·肯纳(Leo Kanner)通过对11名儿童的观察,首次系统描述了自闭症的核心特征,包括情感接触障碍、刻板行为和语言异常,并将其命名为“早期婴儿孤独症”。他的研究案例中,世界首例确诊患者是1933年出生的唐纳德·特里普利特(Donald Triplett),其症状包括社交回避、仪式化行为和特殊天赋。

2. 同时期的独立发现(1944年)

奥地利医生汉斯·阿斯伯格(Hans Asperger)几乎同期报告了另一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案例,后称为“阿斯伯格综合征”。但这一发现因二战影响长期被忽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重新关注。

3. 早期误解与修正

  • 20世纪50-60年代,“冰箱妈妈”理论错误地将病因归咎于母亲冷漠,导致家庭承受巨大压力。
  • 1964年,伯纳德·里姆兰(Bernard Rimland)提出生物学病因,推动研究转向神经发育领域。
  • 4. 中国古代的类似记载

    宋代《太平圣惠方》和清代《医宗金鉴》等医书曾记录“语迟”“童昏”等症状,与现代自闭症表现高度吻合,但未形成系统认知。

    5. 中国现代研究开端

    1982年,陶国泰教授首次在国内确诊并报道4例自闭症儿童,被誉为“中国自闭症研究第一人”。

    关键人物贡献对比

    | 人物 | 贡献 |

    |--|-|

    | 利奥·肯纳 | 首次定义自闭症,确立核心诊断标准 |

    | 汉斯·阿斯伯格 | 发现高功能自闭症亚型 |

    | 唐纳德·特里普利特 | 世界首例确诊患者,为研究提供典型案例 |

    | 陶国泰 | 开创中国自闭症临床研究 |

    这一发现过程经历了从行为观察到生物学机制的转变,现代研究已证实自闭症是神经发育障碍,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