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诊断标准差异
不同机构可能采用ICD或DSM-5等不同标准,同一孩子的表现可能因标准不同而得出不同结论。例如,DSM-5将广泛性发育迟缓(PDD)纳入自闭症谱系,可能导致部分发育迟缓儿童被归类为自闭症。
2. 评估环境与时间限制
低龄儿童在陌生环境中易哭闹、不配合,而国内部分医院评估时间仅30分钟左右,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尤其偏远地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诊断准确性。
3. 症状与其他疾病的交叉
阿斯伯格综合征、语言发育迟缓等可能与自闭症表现相似。例如,一名8岁女孩最初被误诊为自闭症,后经专业检查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征。
1. 多学科综合评估(MDT)
需结合行为观察、发育史采集及标准化工具(如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避免单一指标判断。
2. 动态观察与复诊
自闭症核心症状需在多个场景中持续表现,建议家长记录孩子行为并定期复查。
3. 选择专业机构
优先选择具备发育行为儿科或儿童精神科的医院,避免非正规机构的商业性诊断。
若家长对诊断存疑,可参考权威医疗平台(如百度健康)的案例,或寻求第二诊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