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眼神交流缺失:孩子回避目光接触,对父母呼唤无反应,即使反复叫名字也极少对视。
2. 情感淡漠:不主动寻求亲人安抚,对同龄儿童兴趣缺缺,常独自玩耍,拒绝参与集体游戏。
3. 非语言交流缺陷:缺乏手势、表情等互动,如不会用手指物或分享兴趣。
1. 语言迟缓或倒退:2岁仍不会叫“爸爸”“妈妈”,或此前掌握的词汇突然减少。
2. 表达异常:可能出现鹦鹉学舌(重复他人话语)、答非所问,或仅用尖叫、拉扯代替语言需求。
3. 理解困难:虽听力正常,但对简单指令无反应,难以理解日常对话。
1. 重复动作:如转圈、摇晃身体,或长时间专注旋转物体(风扇、车轮等)。
2. 抗拒变化:对生活规律或环境微小变动(如家具位置)表现出强烈情绪反应。
3. 特殊依恋:固执使用固定物品(如只穿一件衣服),拒绝更换。
若发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到专业机构评估,2-4岁是干预黄金期。需注意,部分表现(如语言迟缓)也可能与其他发育问题相关,需医生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