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湘潭市自闭症融合幼儿园

湘潭市在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特别是幼儿园阶段的融合教育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湘潭市自闭症融合幼儿园的相关信息:

一、融合幼儿园实践案例

1. 博爱融合幼儿园

位于韶山市清溪镇清溪村,接收超过60名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园内采用"融合+康复"模式,配备专业教师团队,通过拼图、算珠等教具开展益智训练,并展示孩子们的艺术作品(如纽扣贴画、纸盘青花瓷等)。该园定期接受志愿者帮扶,如湘潭市统计局志愿者服务队曾捐赠教学玩具并参与互动。

2. 小剑桥飞行幼儿园融合试点

岳塘区的该幼儿园与亲园培智学校合作,开展"影子老师"陪读模式。例如大二班曾接收4名自闭症儿童,由两名专业老师进行一对二支持,针对不同症状制定个性化方案(如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引导、发育迟缓儿童的生活技能训练)。

二、支持体系与特色服务

1. 专业师资配置

  • "影子老师"制度:湘机小学等机构配备特教专业教师,通过手势引导、行为干预等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课堂。
  • 湘潭博苑融合康复有限公司等机构提供康复师资支持,结合学前教育与康复训练。
  • 2. 政策保障

    湘潭市2024年出台《残疾儿童少年普特融合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普通幼儿园优先接收残疾儿童,并建立市级融合教育试点。雨湖区云塘学校等示范点已实现"一生一课表"的个性化教学。

    三、家长选择建议

    1. 评估孩子适应性

    需根据儿童能力选择融合形式,部分机构建议先通过康复训练提升基础能力(如情绪管理、规则意识)再尝试融合,避免因能力差距造成心理伤害。

    2. 关注配套资源

    优先选择配备资源教室、康复师或支持陪读的幼儿园,如博爱融合幼儿园等具有完整支援系统的机构。

    湘潭市作为湖南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试点城市,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融合教育覆盖面,计划在每个县市区建设至少1所融合幼儿园。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