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食物过敏的诊断流程,我们先从非特异实验室检查开始。多数情况下,血液生化与常规检查并不会发现异常,但在少数案例中,我们会观察到一些细微变化,比如外周血中的嗜酸细胞轻微增加、低色素性贫血、粪便潜血试验呈现阳性以及Charat-Leyden结晶的出现。总血清中的IgE也会有所上升。尽管消化内镜检查可能显示非特异性胃肠粘膜出血或水肿,但这些都不能作为食物过敏的确诊依据。
接下来是特异性检查环节。食物变应原皮肤试验是一种初步筛选过敏性食物的主要方法,通过激发肥大细胞脱粒来引发相应的临床表现。在实施这种试验时,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刺激食物的数量,并在激发前两周禁止食用可疑食物。参与者在刺激前一周需要停用抗过敏药物,其他治疗也要保持最低水平。皮肤点刺试验虽然方便快捷,但也有可能诱发全身过敏反应,因此必须在具备抢救设备的条件下进行。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食物排除法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孩子们会在1至2周内吃普通或基本的饮食以消除消化道中的原始食物和食物异常反应的所有症状。然后,每隔一段时间添加一种食物,直到症状被激发出来。食物排除阳性只能提示食物过敏,但不能完全确认,因为无法排除其他食物的异常反应。需要综合其他试验结果来确定诊断。虽然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但在没有特殊仪器和试验条件的情况下,它适合在门诊进行。
我们还有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食物与安慰剂对比的双盲试验等方法来辅助诊断。放射诊断中的X线性检查对识别反应性疾病和消除并发症具有特殊价值。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甚至可以使用药物诊断法,通过试探性治疗来确认变态反应疾病的存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禁忌和可能的副作用。
食物过敏的诊断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致力于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以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