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糖友别让“小鸡眼”惹出大麻烦

糖尿病足:小伤口背后的巨大隐患

许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常常出现“倒刺”、“鸡眼”等微小病症。对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伤,一些糖友可能习惯性地随手拔除或是在街头、澡堂随意寻求修脚服务。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

曾有一位糖尿病足患者,在康复后的一次逛街时,被街边的脚部修复店吸引。店内店员为他处理了鸡眼,并进行了简单的包扎。这位患者回家后,伤口并未如期愈合,反而开始感染。在家自行消毒后,仍无法有效控制。短短两周,整个脚部完全溃疡,一个月后,病情蔓延至脚踝以上。尽管前往当地医院治疗,仍无法控制病情的恶化。两个月后,这位患者的生命黯然终止。

许多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忽视小伤口的危害性。临床上,因小伤口处理不当而导致大面积坏疽的病例屡见不鲜。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伤口,在糖尿病的高糖状态下,容易引发细菌和病毒的繁殖,从而继发感染。高糖状态和血管堵塞也会导致伤口难以愈合,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预防糖尿病足是终身需要关注的事项。如果脚部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行走时像踩在棉花上,或有针刺感,这些都是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有些人行走时会出现“间歇性疼痛”,这是下肢血管损伤的症状。以上两种足部病变,患者可以通过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肌电图等医学检查进行诊断。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脚部的保养。建议穿着宽松、虚弱的鞋子,避免挤压。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是否有沙子、钉子等杂物,以防脚底受伤。对于鸡眼、老茧等问题,切勿自行切割或使用化学制剂腐蚀,应由医生专业处理。若出现不可避免的伤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避免感染导致坏疽。

保护双脚,避免微小伤口,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应重视的健康课题。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建议,共同守护双脚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