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与初秋之交,一种名为流行出血性结膜炎的急性重症眼疾悄然来袭,人们通常称之为“红眼病”。其背后的罪魁祸首是70型肠道病毒,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制造着不小的健康困扰。这个疾病的特点在于急性起病,伴随强烈的刺激症状,结膜充血、水肿明显,甚至可能出现结膜下出血和角膜损伤。耳朵淋巴结也可能出现肿大的现象。
关于红眼病的传染性,尽管它并非直接通过空气传播,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接触性传染风险。红眼病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接触过的水龙头、门把手等,都可能留下病毒的足迹。游泳池的水、公交车扶手等公共场所的接触,也可能导致感染。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触摸公共物品,勤洗手,并在红眼病高发期减少公共场所的出入,避免揉眼等行为。
在治疗方法上,针对红眼病,我们可以采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来冲洗结膜囊,以减轻不适症状。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眼膏是常见的治疗原则。当使用某种抗生素滴眼液无效时,应及时更换其他种类的眼药水。治疗必须彻底,即使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坚持服药一段时间,以避免复发。但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应个体化,因此应根据自身的具体病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红眼病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异物感、烧灼感、流泪增多,结膜充血、分泌物粘稠或脓性。更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出现眼睑水肿、结膜水肿以及明显的结膜下出血等症状。在面对这一健康挑战时,了解症状、正确预防和治疗是我们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