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一个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对于失眠患者而言,卧室和床铺的用途应该被严格限制,仅仅用于睡眠。任何可能提高大脑兴奋性的活动,尤其是观看电视和使用手机等行为,都应该在卧室之外进行。
每晚的睡眠,是身体和心灵得以恢复和充电的重要时刻。成人每天需要大约6.5小时的睡眠,而睡眠效率,即累计睡眠时间占卧床时间的比例,应超过90%。在第137期新民科学咖啡馆中,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专家指出,卧室的功能娱乐化和情绪因素,如抑郁和焦虑等,是导致睡眠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华山医院心理咨询科的邵春红博士强调,引发失眠的原因复杂多样。如果失眠不是原发性的睡眠疾病,那么很可能是情绪出了问题。在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者中,失眠的症状十分常见。这类失眠,需要的是心理门诊的帮助,而非单纯的睡眠门诊。
在我国的一项针对焦虑障碍症患者的调查中,有35%的患者会出现失眠症状,这表明失眠在焦虑患者的躯体症状中尤为突出。
失眠并非简单的靠就能治愈。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的于欢博士指出,对于急性失眠,药物治疗或许是一种选择,但对于长期、慢性的失眠患者,行为认知治疗更为重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包括避免摄入兴奋性食物,如咖啡、茶叶等;避免睡前饮酒;避免午后和晚间的瞌睡;晚上5时以后避免剧烈体育运动;上床前安排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阅读等。
于欢特别强调,要限制卧室的功能,不要在卧室使用电脑、打游戏、玩手机或长时间看电视。如果躺在床上的10到15分钟内仍然无法入睡,最好暂时离开床和卧室,到一个安静的空间进行活动,如阅读等,等到有困意了再回到床上。这样的做法有助于重建床与睡眠之间的正确关联,使我们的睡眠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