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奥秘:皮、须与保健功效
你是否在买玉米时总是习惯将皮和须子剥得一干二净?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让我们深入了解玉米的奥秘,并重新认识它的皮与须子的价值。
玉米的外层皮是其天然的保湿屏障,能够保护内部的水分不易蒸发,从而保持玉米的口感。在煮制过程中,建议保留最内层的两层薄皮,同时洗净玉米须子。这样,玉米在煮制时会散发出独特的清香,且更易煮熟。煮好的玉米,应立即夹出并沥干水分,以保持其浓郁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带着玉米皮和玉米须子煮的汤被称为“龙须汤”,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来说,这是一款极佳的饮品。
接下来,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玉米的保健效果。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归属于肝、肾、膀胱经。它有利尿消肿、健脾渗湿、平肝利胆的功效。除了作为主食食用外,玉米还有开胃、降血压、降血糖的神奇功效。
对于高血压和高血糖患者来说,玉米是一种极为推荐的食物。据说,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一直食用玉米粥,他们从未出现过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在今天这个“富贵病”高发的时代,多吃点玉米可以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除了玉米本身,玉米须也是一位好帮手。它又叫棒子毛、玉蜀黍须,具有利水的功效。对于水肿、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等症状,玉米须都有很好的效果。它也能帮助降糖、降压。使用玉米须很简单,泡水喝即可。如果想效果更佳,可以用水煎取浓汁,然后分成早晚两次喝下去。
胃口不好、消化能力降低的人也可以尝试多吃一些玉米。在中医看来,玉米能调中开胃。《本草纲目》和《本草推陈》都对其有所记载。但请注意,与新鲜玉米相比,经过加工的玉米制品如大碴粥等较难消化,因此不宜多吃。
关于玉米的吃法多种多样。除了最常见的将玉米磨成面后煮粥外,还可以与大米、小豆等食材结合制作发糕或窝头等点心。新鲜的玉米粒也可以剥下炒菜食用,别有一番风味。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且美味的食物,适合各种人群食用。在享受美味的不妨多留意它的皮和须子所带来的健康益处。玉米的养生保健食谱
一、玉米须与猪胰的奇妙组合
在古老的食疗智慧中,玉米须与猪胰的结合,成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秘密武器。这一良方源自《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烹制时,需选取玉米须30克,新鲜的猪胰脏150克。将猪胰洗净切块,玉米须清洗干净,然后一同放入锅中,用小火炖煮40分钟,炖煮过程中可加入适量的调料。此汤饮需分两次饮用,十天为一个疗程。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此汤必须连续服用。
猪胰味甘性平,能够清肺和胃的虚热,对于肺痿、咳嗽以及消渴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玉米须在现代药理研究中被发现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肾病、浮肿性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玉米须还具有利尿、降压、止血和健脾胃的功效。这两者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二、玉米橘核羹——乳癌的食疗佳品
这是一道以玉米为主料,结合橘核、丝瓜络等食材制作而成的美味佳肴。制作时,需准备玉米粒100克,橘核10克,丝瓜络50克,鸡蛋1个,以及适量的白糖和湿淀粉。将玉米粒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煮烂。橘核洗净后研成粉末。丝瓜络加水煎汤,取汤汁备用。鸡蛋打入碗中搅打均匀。
在沙锅中加入药汁,再放入玉米粒和橘核粉,煮沸后加入鸡蛋液,待鸡蛋液熟透后,加入白糖,最后用湿淀粉勾芡即可。
在这道菜肴中,丝瓜络作为中药,性平味甘,具有清热化痰、通经活络的功效,而且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玉米具有抗癌作用,能够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而橘核性平味甜,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乳痈有很好的效果。这道玉米橘核羹可以作为乳腺癌的食疗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