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运期间,西安站(含西安北站)迎来旅客发送量的巅峰,预计完成总发送量达952万人次。其中,西安北站作为重要枢纽,承担了近6成客流的任务。全国范围内铁路返程进入高峰期时,西安成为热门的出发和到达城市,尤其与成都、深圳等城市的区间客流尤为繁忙。
二、春运返程的客流呈现独特的“双高峰”现象。首波高峰在正月初五至初七期间,紧接着在元宵节前后迎来第二波高峰。单日峰值运输期间,铁路单日发送旅客量突破近千万人次,其中西安北站等重点枢纽单日客流更是高达数十万人次。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铁路运力动态调整成为关键。通过精准调度和动态增开夜间高铁,重点方向的运力提升了近四分之一,以应对集中返程的需求。公路与城市的交通联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投入车辆数十万辆次,保障道路畅通无阻。
三、除了基本的运输服务,文化体验与便民服务的创新也成为一大亮点。在西安站候车厅举办的非遗文化展演活动吸引了众多旅客参与。通过举办鼓舞、皮影戏、投壶、猜灯谜等互动项目,不仅丰富了旅客的出行体验,也展现了地方文化的魅力。便民设施的升级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扩大母婴室、增设第三卫生间等设施改造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便利度。铁路部门联合医疗机构在车站设置24小时医疗救治车组,确保突发情况得到及时处置。
四、技术应用与安全保障也是春运返程不可忽视的一环。智能技术的应用如智能寄存系统、充电机器人等提升了服务效率。针对极端天气的影响,西安通过大数据预判提前储备融雪剂、除雪车等设备。安全管控的强化也是春运返程的重要任务之一。铁路部门严格实施安检措施并合理分流客流,公路执法部门也查处非法揽客行为净化运输环境。西安春运返程展现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韧性,通过动态运力调配、科技赋能服务、文化场景创新以及多部门联动保障等举措实现了客流高峰期的平稳有序运行。铁路、公路以及城市交通协同发力兼顾效率与人文关怀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