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癔症型人格障碍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她的额头中间流淌着一缕美丽的小卷发,她的情绪多变且独特。当她状态良好时,阳光灿烂,世界仿佛为她而灿烂;而当她情绪不佳时,她的表现令人毛骨悚然,让人难以捉摸。她的个性在旁人看来充满戏剧性,展现出了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特质。根据ICD-10的标准和DSM-IV的诊断描述,她的症状符合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定义。她的情绪表达夸张,易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追求刺激和他人赞赏的目光。外表和行为上常常表现出不恰当的挑逗性,甚至对自己外表容貌也过分计较。但她并不自知,表现出的行为可能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困扰。

在精神分析领域,癔症型人格与癔症有所不同。癔症是一种神经症,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而癔症型人格则是一种人格特质,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癔症患者因自己的症状感到痛苦,而癔症型人格的人往往并不自觉自己的表现给他人带来了困扰。癔症型人格和其他人格一样,处于从神经症水平到精神水平的连续光谱中。通常所称的癔症型人格属于神经症水平,是内向与外向维度中的外向一端。

曾经有一位被误诊为癔症的患者,遭受了权威的误解和性侵。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将其误判为癔症型人格,导致解读方向出现了偏差,走向了性诱惑的误区。这种误解引发患者极度愤怒,感受到严重的心理伤害。

在这种关系时,我们发现存在一种关系模式:自体显得弱小、无力,唯一依赖的是性感;而客体则显得强大、有权势。在这种关系中,自体只有通过与客体建立联系,或者控制客体,才能获得安全感和权力。

这种关系模式往往源于家庭模式的影响。例如,一些家庭中,父母可能更偏爱男孩,导致女孩觉得如果自己是男孩会更好,或者她们注意到家庭中男性地位更高,从而认为异性拥有不同的力量和价值。这种情况通常与家庭中对个体外在属性的认同有关,如外貌、天真、友善等。当女孩生理发育后,可能会发现父亲与自己保持距离,对发展中的性特征感到不适,同时也意识到柔弱的力量可以克服男性。在某些情况下,女孩甚至会觉得这种力量是可怕的。如果父亲是一个既可怕又有魅力的人,癔症型人格者可能会觉得只有通过依附强大的男性才能获得力量和自尊。

在这种关系中,个体可能会产生一种自体感——处于被强有力的异性所控制的世界中的渺小、害怕、有缺陷的小孩。为了获得安全感和自尊,他们可能会尝试通过操纵或引诱获得与强大的人的相同地位和权力,有时甚至通过性的行动来赋予自己男性力量。这种控制不同于反社会的控制,它只是为了获得生存的安全感,并不享受这种对别人的操纵;而反社会或精神病态者则往往很享受这种对别人的控制。另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是通过照顾内在害怕的小孩来实现的,比如通过帮助处于危险中的儿童来照顾自己。

在咨询环境中,男性咨询师或治疗师在面对男性或女性咨客时可能会感到既兴奋又害怕。他们可能会使用移情来重现与父亲的关系,同时感受到咨客的情绪并为之动容。面对移情时,治疗师应该把自己纳入这段关系中,深入感受并反思自己的感受与咨客的情绪表现之间的联系。如果咨客表现出攻击行为或敌意时,治疗师应保持警觉并解释这种移情背后的恐惧和焦虑。例如当咨客出现付诸行动的移情时如脱衣或强行抚摸生殖器等行为治疗师应及时制止并明确界限和设置以确保咨客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自己的深层心理世界。面对女性咨客的敌意和攻击行为治疗师同样应保持警觉并及时解释制止防止情况恶化导致进一步的诱惑行为的出现。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行癔症患者身上表现出的敌意和攻击行为日益增多无论是对于男性还是女性的治疗师都是如此这也体现了癔症人格的复杂性以及对治疗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上述分析外治疗师的反移情也值得例如扪心问诊中的一例治疗师面对患者的强烈诱惑时经历了一系列的内心挣扎和心理冲突包括防御性的保持距离和最终的不当行为等这不仅对患者造成了伤害也对治疗关系造成了破坏。因此治疗师在面对反移情时应保持警觉和专业界限以确保治疗关系的正常进行和患者的心理健康恢复顺利进行。作为治疗师,我们在面对癔症患者的移情反应时,常常会面临挑战。当患者表现出弱小、无力、依赖、需要保护的情绪时,我们可能会产生强烈的保护欲,甚至出现全能感,反移情反应就像一股洪流,需要我们理智地驾驭。这种反移情反应若过度,会导致我们对患者的弱小过度认同,失去客观立场,使治疗陷入僵局。

作为治疗师,我们的情感是复杂的,我们可能会被各种情感所影响,包括被性感女性所诱惑。我们需要学会体验反移情的欲望,将其视为患者早期创伤的一种活现,放到更大的情境中去理解。这样,反移情可以成为我们理解患者的有力工具,而非阻碍我们前行的障碍。

对于高功能的癔症型人格患者,我们可以采用标准精神分析方式进行治疗。在此过程中,我们要节制、非指导性,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我们要处理患者的防御机制,清晰边界,避免自我暴露,等待患者自我领悟。我们要控制自己的自恋,让患者能够自主解决问,做出成熟的选择。

当面对边缘水平的癔症型人格患者时,我们需要更多的主动性和教育。初次访谈时,应明确告知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如患者可能出现的极端行为。对于患者的自毁行为,如酗酒、和危险性行为,我们必须进行劝阻,确保患者的安全。

有时,患者的敏感性让治疗师感到棘手。如一个治疗师所描述的,一个尽量掩饰的厌恶眼神都能让患者歇斯底里地大哭。面对这种情况,一个好的策略是承认自己的感受,如承认感到愤怒。这种坦诚能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也为我们揭示了患者过去的创伤。

以一首小诗作为结尾:曾经有许多小女孩,他们的主诉如珍珠般珍贵,却也可能被癔症所困扰。若她们真的患有神经症,精神分析是她们的康庄大道;但若不是,我们仍需警惕,因为混乱的结局或许就在眼前。作为治疗师,我们的任务艰巨而神圣,让我们以理解和爱去治愈他们的心灵吧。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