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传递善意,亲手将善款交到段先生手中
曾经的他,只需半杯即醉,然而为了业务应酬,他毅然挑战自我,酒量逐渐“升”级。然而世事难料,这位年仅34岁的销售经理段先生,在事业稳步上升之际,却被查出肝癌晚期。昨日,他的同事们带着满含善意的14万元善款来到病床前,其中一位酒友更是捐出595.9元,寓意着“无酒无酒”,提醒众人注意健康,远离酒精。
段先生的故事令人感慨。他老家在江北区郭家沱,大学毕业后便进入重庆红瑞公司,凭借出色的业绩被提拔为万州分公司经理。他的家庭幸福美满,妻子为了支持他的事业,跟随他四处奔波,两人育有一个6岁的儿子。去年,他们还在筹备新家的装修,期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段先生的酒量并非天生如此强大。他的妻子赵田利说,他参加工作前是不沾酒的。为了工作应酬,他不得不挑战自己的极限。段先生的同事说,他是个耿直的人,半杯的量却敢喝半斤。每次喝酒,他总是第一个醉倒,但他总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为了表示诚意,一口闷下酒液。
段先生的经历让人深思。从半杯倒到能喝下四五瓶啤酒,再到半斤白酒的量,大家都以为他的酒量真的提高了。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去年10月,段先生的父亲被诊断为肺癌,一家人四处奔波,但最终老人还是离世了。而段先生自己也身患重病,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如今,面对巨额的治病费用和生活压力,同事们纷纷伸出援手,将善款送到病床前。这次善举不仅是对段先生的帮助,更是对大家健康生活的提醒。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远离酒精的诱惑。让我们一起珍惜生命、关爱健康,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段先生正在为儿子的未来和家庭的幸福奋斗,努力筹款装修新房。命运却给他出了一个难题。在忙于工作的他的身体出现了状况,被诊断为肝癌晚期。但幸运的是,癌细胞并未扩散。
得知这个消息的段先生陷入了绝望。年仅34岁的他,不仅要面对身体的挑战,更担心自己的病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同事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发起了捐款倡议,帮助他度过难关。这一刻,每一份微小的爱心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众多捐款者中,最特别的要数那些曾经与段先生一起畅饮的酒友们。他们不仅捐出了爱心款,还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希望为过去的酗酒赎罪。一笔特殊的捐款——595.9元,更是寓意着“无酒无酒”,表达了对健康生活的期待。
段先生的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过度饮酒的危害。他说:“医生告诉我,肝癌不一定是饮酒导致的,但长期醉酒的人患肝癌的几率要高数倍。”这次经历让他下定决心戒酒,他坚定地说:“除非因为治疗需要接触酒精,否则我一滴酒都不会沾。”
有些人认为喝酒是一种社交方式,无法避免。对此,新桥医院的专家表示,决定酒量的最重要指标是人的酒精基因。每个人的酒精代谢能力不同,这与基因有关。有的人天生就能喝很多酒而不醉,而有的人则是一沾酒就脸红。无论社交场合如何,我们都应该理性对待饮酒,适量饮酒,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这场经历让段先生更加珍惜生命和健康。他表示,如果他的经历能够提醒朋友们以健康的方式对待饮酒,那就没有什么是坏事。他也感谢那些为他捐款的同事们和酒友们,他们的善举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友谊的力量。这次经历不仅让他重新认识了健康的重要性,也让他更加珍惜与家人和朋友的感情。罗博士指出,在酒精检测中,若发现存在纯合突变型酒基因,则表明解酒酶失去活性,个人对酒精的代谢能力极为有限。事实上,每个人对酒精的承受量,在出生时便由酒精基因所决定,这一状况终身不变,任何努力都无法改变。
对于这种情况,尤其需要警惕酒精对肝脏的损害。在酒桌文化的影响下,有些人即便酒量有限,仍会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而过度饮酒。例如段先生这样的职业人士,即便只能喝下半杯,也愿意为了工作而饮下千杯。这种过度饮酒的行为,无疑是对身体的极大伤害。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酒精先转化为乙醛,再氧化成醋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乙醛脱氢酶起着关键作用。如果乙醛脱氢酶基因发生异常,乙醛便会在体内大量积累,从而对肝脏造成严重伤害。
罗福康博士介绍称,基因类型不同的人,酒精对身体的伤害程度也有所不同。对于拥有纯合突变型乙醛脱氢酶基因的人来说,如果过度饮酒,乙醛的堆积量将比拥有纯合野生型基因的人更为严重,对肝脏的伤害也更大。
“过量即伤身”,不论酒精基因如何,过量饮酒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最坏的结果甚至是肝癌。罗博士提醒,中国人过度饮酒的标准是男性平均每天酒精量超过40克,女性平均每天酒精量超过20克。我们应该理智对待饮酒,避免过度饮酒,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以上内容来自重庆晚报,更多新闻详情,建议阅读相关新闻报道。同时呼吁大家关注自身健康,避免酒精对身体的伤害。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