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磋商现状与暂停背景
近期,中美之间的军控与防扩散磋商陷入了停滞。这一局面的出现有其直接的诱因。中国在2024年7月宣布暂停与美国的军控磋商,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美方持续的对华强硬态度以及对售行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并指出这种举动破坏了双方原有的政治互信和对话基础。
在当前的背景下,中国也提出了恢复磋商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要求美方停止纵容不明势力活动,以及取消对华关税壁垒等不当措施。中国外交部已经明确表示,未来的对话必须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共处的基础上进行。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方式,才有可能解决双方的分歧和矛盾。
二、历史磋商与分歧焦点
回顾历史,中美之间也曾有过积极的军控磋商经历。在2023年11月,中美曾在华盛顿就核不扩散以及五核国合作等议题进行过深入的讨论。当时,双方都表达了通过沟通增进互信的愿望。后续美方的某些行动导致磋商被迫中断。
关于中美分歧的核心问题,战略互信的缺失是一个重要方面。美方试图通过军控谈判来限制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而中方则认为自身的发展是为了满足正当的防卫需求,并对美方在履约问题上的反复无常行为表示批评。贸易争端与台海议题也是双方分歧的重要方面。中方对美方的“以台制华”策略保持高度警惕,并将贸易问题与挂钩。
三、中方立场与替代性倡议
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重申了其“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原则,并发布文件呼吁全球共同避免核战争的风险。中国也强调了核裁军应该循序渐进并平衡推进的观点。除了直接的军控磋商外,中国还通过与欧洲国家加强战略对话来间接对美施加外交压力。例如,在暂停对美军控磋商的中国加强了与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外交会晤。
四、未来磋商的可能性
目前,中美之间的军控对话仍处于停滞状态。要想重启磋商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美方必须首先调整其对华政策并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在短期内实现这样的突破可能性较低。尽管如此,只要美方愿意改变其策略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双方仍有可能重启军控磋商。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需要展现出诚意和决心以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