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定向医学生2024新政策

中央与地方合作推进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致力于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问题

一、招生规模与计划

中央财政大力扶持,计划在中西部省份培养8002名本科层次定向医学生,涵盖临床医学、中医学及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这一计划得到了地方省份的积极响应和扩展。

湖北省为例,计划招收520名本科医学生,其中临床医学376人、中医学144人,由湖北医药学院、湖北科技学院等院校承担培养任务。陕西省创新性地新增大专层次定向医学生的培养,连续3年每年培养不超过500名,以满足村卫生室的人才需求。海南省也计划招收359名本科及专科层次的医学生,以响应乡镇卫生院的人才需求缺口。

二、报考条件与资格审核

为确保定向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基层服务的可持续性,对报考者设定了严格的户籍、学业要求及其他限制。考生本人及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需为农村户籍,且考生户籍在当地连续满3年以上。报考者需通过普通高考报名审核,部分专业还有选考科目要求。仅限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大专层次),并需承诺毕业后履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三、录取规则与流程

定向医学生录取工作在高考招生中享有特殊的批次设置和分数线政策。本科层次纳入本科提前批单列志愿录取,专科层次则安排在专科提前批。执行普通类本科线和高职专科线,生源不足时可降分征集志愿。同等分数下,优先录取定岗单位所在县(区)生源。

四、培养与就业管理

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实行“免费培养+定向就业”。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学费、住宿费,并提供生活补助。毕业后,学生需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服务6年(含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违约者需退还补助并承担违约金。各地也预留编制,确保定向生毕业后直接入编。

五、政策调整方向

当前,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呈现出扩招趋势和学历层次多样化的特点。部分省份如陕西、湖北等积极扩大招生范围,并新增参与培养的院校。为满足基层卫生机构的实际需求,部分省份开始试点大专层次定向医学生的培养,以填补村级卫生人才缺口。这些政策调整旨在更好地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