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溯
在2022年4月的一个午后,一场关于连花清瘟的争议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这一天,王思聪转发了质疑连花清瘟胶囊的视频,并配以严厉的言辞,指出证监会应该深入调查以岭药业。一个小时后,他删除了部分文字,仅保留了转发的视频内容。
视频的核心争议点在于,关于“世卫组织推荐连花清瘟”的说法是否真实。这个声明引起了广大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以岭药业迅速回应,明确指出公司已经公开了连花清瘟的完整临床试验数据及诊疗方案证据。他们强调,不能因为王思聪的言论就随意质疑公司,并呼吁投资者理性看待网络言论,甄别信息的真伪。他们进一步澄清,公司从未在任何场合宣称“世卫组织推荐连花清瘟”,而是强调世卫组织认可包含连花清瘟在内的中医药对新冠病毒的疗效。
争议焦点
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连花清瘟的疗效与宣传。以岭药业坚称,连花清瘟被纳入国家新冠诊疗方案,并且研究表明,它可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王思聪对以岭药业的宣传存在质疑,特别是关于“世卫推荐”的表述。
实际上,世卫组织在2022年3月的报告中,只是提到“鼓励成员国考虑使用中医药”,并未单独推荐连花清瘟。对于这一点的争议,公众和市场反应强烈。
股价波动与市场反应
随着事件的发酵,以岭药业的股价在4月15日和18日连续跌停,市值蒸发超过127亿元。此前,因为连花清瘟需求激增,公司的股价在2022年内涨幅达到了104%。
机构资金在争议期间也出现了分歧,部分机构席位大额卖出,导致市场进一步动荡。
后续发展
王思聪的微博账号在4月19日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禁言。他的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转发连花清瘟争议视频。
以岭药业则表示,对于不实言论保留法律追责的权利。他们强调与钟南山院士仅为学术合作,后者并未收取报酬或参与公司的投资。
这场争议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舆论关注名人言论对股价的影响、中医药在疫情中的角色等议题。事件的核心围绕着连花清瘟的疗效宣传及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展开,双方尚未提供直接法律层面的证据。这场风波不仅考验着企业的公关能力,也引发了公众对于网络言论、信息真实性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