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超前点播争议:从热议到行业反思
在腾讯视频与爱奇艺推出的《庆余年》剧集热播之际,一项名为“超前点播50元”的新服务策略引发了广大用户的热议。这一模式的推出,要求已经购买VIP会员服务的用户再额外支付50元以解锁额外6集内容,或者按每集3元的价格进行付费。此策略的核心争议点可总结如下:
一、用户反应与争议焦点:
1.《价格过高与消费分层》:回顾《陈情令》曾以30元解锁大结局创下超1.56亿元的收入,相比之下,《庆余年》的50元价格无疑大幅上升,甚至与部分平台的会员季卡价格相当。用户认为这一定价策略如同“割韭菜”,对已付费的会员进行二次收费引发了广泛不满。
2.《会员权益稀释》:用户指出,原本VIP会员享有的“提前观看剧集”的权益在超前点播模式下被削弱,使得会员的含金量大大降低。人们担忧,平台未来可能会推出更多付费层级,进一步分化服务。
3.《半路加价与消费陷阱》:在剧集热播、剧情高潮之际推出此服务,被用户比喻为“临产孕妇遭遇司机临时加价”,用户认为此举违背了契约精神,利用消费者的心理绑架消费选择。
4.《盗版问题激化》:高价点播促使许多用户转向免费渠道观看,尽管平台反盗版声明频频,但效果并不显著。
二、平台调整与舆论压力:
面对主流媒体批评和用户不满的声音,平台调整了策略,将价格修改为单集3元付费。用户认为这一调整并未触及核心矛盾,依旧缺乏诚意。甚至律师吴声威起诉爱奇艺,指控其会员协议存在不公平条款,这一事件将争议推向了法律层面。
三、行业影响与模式争议:
对于这一模式,支持方认为这是“粉丝经济”的延伸,特定圈层的内容可以通过粉丝的付费意愿实现盈利。反对方则批评视频平台“竭泽而渔”,透支用户信任,长期来看可能损害整个行业的生态。
四、后续发展:
截至2024年,类似的点播模式仍在部分剧集中应用。但平台在定价策略和服务透明度方面做出了调整,试图在商业利益和用户体验之间寻求平衡。用户在付费观看内容的也期待着平台能提供更透明、更合理的服务,而平台也在不断和适应新的服务模式,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实现商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