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报道,关于市民日常冻肉的储存与食用问题,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晓博士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专业建议。
王晓博士提醒广大市民,冻肉的保质期因季节而异。对于购买的肉类,应选择超市和正规渠道,以确保食品质量。冻肉是指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在-18℃以下贮藏的肉类。对于家庭来说,一般也在-18℃以下进行保存。
市民购买的鲜肉,其新鲜程度、种类和含水量不同,因此保质期也有所不同。例如,猪肉、鸡肉、鸭肉最好不要保存超过一个月,牛羊肉则不应超过两个月。如果肉类冷冻时间过长,其脂肪和蛋白质会脱水,口感和营养价值将大打折扣。如果肉在冰柜里存放超过半年,就可能会变质,建议直接丢弃。
王晓博士强调,虽然都是冷冻,但冰箱在夏天的冷冻效果不如冬天。冻肉的保质期在冬天可以达到半年,而在夏天则只有三个月。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冻肉是否变质呢?王晓博士指出,主要通过观察肉是否有异味,解冻后是否有弹性。如果肉没有弹性,或者手指按下后无法恢复,建议不要食用。
王晓博士还提醒市民,在冷冻肉类时,最好不要将不同种类的肉混在一起。腥味重的肉和腥味不重的肉应该分开放置。例如,鸡、鸭、牛、羊肉不应该放在一起冷冻。鲫鱼、草鱼等淡水鱼最好不要冷冻,如果要吃鲜鱼,应放在冰箱内,且时间不宜超过一天。
值得注意的是,内脏更容易积累有害物质,建议市民注意少吃。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的建议,每天畜禽肉的推荐摄入量为40-75g,相当于一个手掌大小的肉。
关于的版权声明,内容是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的,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读者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可以通过邮件举报至指定(举报已删除),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文章提供的链接(链接已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