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外卖员车上猝死1个月前因车祸骨折

涉事人员及背景

袁某某,一名55岁的男性外卖员,因在生活的重压下默默奋斗而被称为“拼命三郎”。不久前的一个月里,他遭遇了不幸的车祸导致腿部骨折,然而仅仅休养半个月,他便心急如焚地重返岗位继续他的外卖生涯。他在岗位上不分昼夜地奔波,甚至在许多时候一晚仅睡三小时,只为多跑一单。

事件经过

时间定格在2024年9月5日晚至6日凌晨,在杭州余杭区雅乐国际花园附近的非机动车道上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袁某某在此休息时突然猝死。被发现时,他躺在电动车上,身体已经僵硬,周围还摆放着外卖箱。警方经过调查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

工作状态与潜在风险

袁某某的工作状态让人不禁担忧。他被称为“单王”,意味着他是跑单最多的外卖员之一。为了多跑一单,他常常利用碎片时间休息,比如在桥洞下、电动车上打个盹。手机一响,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都立即接单。在平台的算法激励下,外卖员需要通过“抢单”和“拼速度”来提高收入,这无疑加剧了他们的身体负荷。而袁某某的骨折尚未完全恢复就急于复工,再加上长期熬夜和疲劳驾驶,可能是导致他猝死的诱因。

平台责任与善后处理

涉事外卖平台对于配送员年龄上限为45岁的传言予以否认。在之前的类似案例中,法院曾判定平台需承担20%的赔偿责任。经过街道的协调,平台、保险公司与家属已经达成了一致的善后协议,但具体的赔偿金额尚未公开。

争议与反思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反思。外卖员的劳动权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外卖员多采用灵活用工模式,平台往往会规避劳动关系的连带责任。法律界人士认为,如果外卖员的猝死与超时工作有直接关联,平台应承担部分责任。行业的机制问题也浮出水面。平台算法驱动下的“以速度论英雄”机制,迫使外卖员被动接受高强度工作,缺乏必要的健康保障措施。

时间线记录了他的生活轨迹:8月骨折、下旬便复工、9月5日猝死、9月9日达成善后协议。这短短的几个月,仿佛是对他整个人生的缩影,忙碌、疲惫、直至生命的终结。而我们应当从中反思,如何在追求生活的更好地关注健康、关注劳动权益,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