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东南之地,巍峨壮观的天都峰如同一座直冲云霄的巨峰,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古称“群仙所都”,意味着天上的都会,因此得名天都峰。
天都峰是黄山风景区的瑰宝,其峰体拔地摩天,险峭峻奇。虽然海拔高度位列黄山第三高峰,但其雄伟壮观之景,绝对堪称“黄山第一峰”。这座山峰是由第四纪冰川形成的角锋,峰顶平展如掌,可容百人之多的天然石室也是其独特之处。站在峰顶,云山相连,江河一线,遥接大海,美不胜收。
除了自然景观,天都峰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古时候,登顶天都并不容易,能登上天都峰的人寥寥无几。唐代释岛云成为有记载的登天都峰第一人。如今,人们仍能通过新开辟的路径登顶,欣赏到更多美丽的景点,如仙人把洞门、鲫鱼背、天桥、百丈云梯等。
谈及黄亦波,他是一位出生于1937年的江苏无锡人。他的职业生涯始于上海字模厂工人,后担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并创作了众多儿童文学作品。他的叙事诗《友谊花》《小松树》《爬山虎》《阳台上的小客人》深受读者喜爱。他的著作还包括诗歌、散文诗集、故事集和儿歌集等。
黄亦波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童真与想象力,如《阿布加和中国医生》《远方的礼物》等。他的译著也屡获殊荣,如《罗姗娜和机器人》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少年儿童读物翻译奖。他的文学作品不仅深受读者喜爱,也在文学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叙事诗作为黄亦波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刻画人物、讲述故事来抒发情感。这种体裁既有诗的形式和体裁,又包含了小说的内容,情景交融,具有浓厚的诗意和简练的叙事。黄亦波的叙事诗用英雄歌谣、史诗、话剧等形式,对社会生活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以人物形象显示生活的本质,展示时代的精神和力量。
天都峰和黄亦波都是黄山和文学的瑰宝。前者是自然景色的壮丽展现,后者则是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两者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