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联企业及商标布局概述
1. 名下企业
蔡徐坤关联的三家个人独资工作室,包括熙和乾源(上海)文化工作室、北京蔡徐坤影视文化工作室和上海蔡徐坤影视文化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在各自的领域里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其中北京工作室曾因经营场所失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同时与前东家上海依海影视存在多起司法纠纷,这也使得蔡徐坤的商业布局更显复杂。
2. 商标注册情况
北京工作室成功注册了包括“LOVER”“蔡徐坤”“KUN&IKUN”等商标,这些商标涵盖了广泛的领域。熙和乾源工作室则申请了“哈密哈密”商标,覆盖服装、日化、教育等多个领域。这些商标布局显示出蔡徐坤对于个人品牌保护的高度关注。
二、品牌代言及舆情影响分析
1. 合作规模与多样性
蔡徐坤的代言品牌超过四十个,涵盖了奢侈品、快消、电子等多个领域。其中,Prada、泰格豪雅、欧莱雅等国际知名品牌更是长期合作伙伴。这种跨领域的合作展现了蔡徐坤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
2. 品牌态度分化(负面事件后的观察)
在最近的一次负面事件后,部分品牌如欧莱雅、VIVO等删除了与蔡徐坤相关的微博内容,展现出谨慎的态度。也有部分品牌如百事可乐、燕京啤酒等并未删除推广内容,继续与蔡徐坤保持合作。这种分化反映了品牌对于代言人舆情处理的差异化策略。
3. 高奢品牌的持续合作
Prada和泰格豪雅等国际高奢品牌与蔡徐坤的合作持续深入。Prada更是与其长期合作并成功续约,在Met Gala红毯上展现双方的默契。泰格豪雅也持续宣传其作为代言人的身份,显示出对于蔡徐坤市场价值的认可。
三、其他商业活动及影响
1. 专辑销售成绩
蔡徐坤的专辑销售成绩喜人,其中《YOUNG》销售额超过7105万元,《迷》销售额更是高达8700万元,累计销售额超过1.57亿元,展现出其在音乐领域的强大影响力。
2. 综艺及活动表现
在最近的负面事件后,部分平台如央视频、浙江卫视等暂停了与蔡徐坤的合作,下架了相关内容。这对于他的商业价值和公众形象无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无论如何,蔡徐坤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艺人,其未来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