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台湾凤梨释迦滞销

一、核心滞销原因

台湾凤梨释迦在大陆市场的滞销,其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自2021年9月大陆暂停进口台湾凤梨释迦以来,其原有的销售渠道(约占其总销量的九成)被突然切断。这一决策的背后,是因为大陆海关多次在台方输入的释迦中检测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纹粉蚧”,这对大陆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不得不采取暂停进口的措施。

价格暴跌和产量过剩是滞销的直接后果。在大陆市场关闭后,凤梨释迦的价格从每台斤(约600克)的70-80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6-18元)暴跌至15-20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5-4.6元)。由于前期种植面积的盲目扩张,台湾本地市场无法消化数千吨的剩余产量。

台湾本地消费市场的有限性也是滞销的重要原因之一。相较于庞大的大陆市场,台湾本地市场难以替代其空缺。凤梨释迦的保存期短、运输成本高,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二、滞销影响及现状

滞销给台湾凤梨释迦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农民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种植成本(包括农药、肥料、包装等)无法收回,部分农民甚至面临破产的困境。应对措施也引发了争议,例如台东县曾计划以较低的价格收购滞销果实作为肥料,但这一做法被质疑为“变相补贴”。整个产业链都受到了影响,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受到冲击,区域经济活力下降。

三、解决方案的争议与挑战

如何解决凤梨释迦的滞销问题,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有声音呼吁重启大陆市场,认为这是解决滞销问题的关键。台东县议长等人士呼吁当局推动两岸协商,恢复贸易往来。寻找新的替代市场并非易事,东南亚等市场对高价水果的需求有限,且运输成本更高,短期内难以替代大陆市场。部分农民尝试转型,加工或改种其他作物,但转型周期长,需要政策支持,成效尚未显现。

四、未来挑战与呼唤

截至2025年3月,台湾凤梨释迦的滞销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农民仍面临价格低迷、市场狭窄等压力。尽管局部促销活动有所缓解,但长期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暴露后,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渠道建设成为迫切需求。我们呼吁政策制定者关注这一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农民度过难关。也期待农民能够积极寻求转型和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