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彩电显像管灯丝内部打火什么原因(彩色显像管灯

彩电显像管灯丝内部打火的原因及避免方法

为何彩电显像管灯丝会出现内部打火现象?答案直指电源线短路。这种现象在老式彩电中尤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源线因长期使用而老化,灯丝因此可能遭受烧毁。而对于新式彩电,虽然电源线短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若是老式彩电,则无法完全避免。那么,如何预防电源线短路呢?让我们一起深入。若您家中仍在使用老式彩电,建议您尽快更换,因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让我们回望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动人故事。在1950年3月,王希季与数十名中国留学生一同踏上归国的“克里弗兰总统号”轮船,其中也包括华罗庚。他们面对大海,朝着祖国的方向放声歌唱,满怀激情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王希季回国后,先后在各大高校执教。1958年11月,他接到一个神秘通知——赴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承担一项重大任务。当时,他已在热电厂发电领域取得卓越成就,面对新任务,他犹豫不决。但在国家发展与个人前途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前者。

报到后,他得知自己将参与新中国的运载火箭研制,任务是把卫星送入太空。年仅37岁的王希季被任命为技术负责人,负责火箭和卫星的整体设计。虽然此前他十几年专注于火力发电,对火箭一无所知,但国家的需要成为他的奋斗目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在火箭领域几乎是一张白纸。王希季团队面临巨大的挑战:缺乏专业知识、技术资料和国际援助。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1岁,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面对困境,王希季晚上自学,白天则向年轻人传授知识。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用计算尺、手摇计算器甚至算盘进行繁琐的计算。经费紧张,他们亲自动手改造旧碉堡作为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元器件短缺,他们就用土办法自制,例如用闹钟改装火箭头体定时分离装置,用手电筒灯丝制作火箭点火装置。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当火箭进入发射阶段,他们甚至连正规的发射场都没有。他们用辘轳绞车替代吊车,将火箭吊上发射架。给火箭加燃料时,他们仅戴口罩,使用打气筒加压。在没有自动遥测定向天线的情况下,他们靠人工转动天线来跟踪火箭。王希季坐在麻袋堆成的“指挥所”里,大声指挥。

1960年2月19日,王希季和他的团队在上海郊区的一片稻田里,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虽然其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但它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标志着中国迈向太空的征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此文改编自《中国科学家——功勋科学家的报国情怀》,经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与河北冠林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除图书封面外均为配图。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