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日的夔州,寒衣已备,家家户户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寒冬赶制衣物。在这深秋的傍晚,白帝城显得尤为高耸入云。城墙之下,急促的捣衣声响起,那是暮砧的声音。那声音带着深沉与厚重,似乎融入了岁月的痕迹。此刻的白帝城在暮色中更加庄重与孤寂,而捣衣声在空旷的背景中显得格外突兀和迫切。

一、诗句中的解读

“寒衣处处催刀尺”,这不仅仅是对制衣动作的描写,更是对时间的感叹。深秋已至,寒意逼人,人们都在抓紧时间赶制御寒衣物,仿佛在催促着岁月的流转。“白帝城高急暮砧”,白帝城的高大与暮砧的急促,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日的画面。城的高大,更显出人的渺小;暮砧的急促,则透露出人的焦虑与不安。

二、情感与技法的融合

杜甫在此诗中融入了自己晚年的身世之悲。漂泊在夔州的他,面对秋景,不禁感叹自己的孤舟漂泊。他也隐含了对长安故园的深切思念。捣衣声,让他想起了远方的家园,想起了曾经的岁月。他还对家国时局充满了忧虑。捣衣声的“催”与“急”,不仅描绘了民生的劳碌,更暗指了安史之乱后时局的动荡与不安。

诗中的以声衬寂手法,更是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捣衣声的急促与暮色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以动衬静,更加强调了白帝城高处的空旷与苍茫,从而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苍凉。

三、诗的历史地位

这句诗作为《秋兴八首》的收束之笔,为整组诗奠定了“忧念国家兴衰”的主题基调。其炼字精准,意境沉郁,展现了杜甫晚年律诗的卓越艺术境界。它不仅是对夔州秋景的生动描绘,更是对家国时局的深深忧虑与思念故园的深情表达。

杜甫的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瑰宝。它不仅是诗人对秋景的描绘,更是他对家国的深深忧虑与思念的表达。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