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岳飞死后宋朝怎么样了

一、格局的变革

在宋高宗与秦桧主导的《绍兴和议》之后,南宋选择了向金称臣纳贡的道路,以淮河为界,划分了与金的势力范围。这一时期,主和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压制着主张抗金的主战派。秦桧死后,其党羽依然把控着朝政,继续阻挠着如岳飞这样的抗金英雄。

这种格局的转变,引发了对的思考。宋孝宗在即位后,为了恢复国家的威信,为岳飞,追谥"武穆",并启用了主战派的将领。此时的南宋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战略机遇期,积弊难以彻底改变。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南宋末期。

二、军事力量的变迁

在抗金的历程中,岳家军的后继者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孟珙作为岳家军旧将孟林的孙子,在1234年的联蒙灭金战役中,成功攻破了蔡州,完成了岳飞未竟的壮志。南宋的军事力量在后期面临着蒙古的威胁时,虽然建立了四川-襄阳的防御体系,但由于内部的猜忌和矛盾,最终导致防御体系的崩塌。1279年的崖山海战中,南宋彻底灭亡。

三、国运的长期影响

南宋的和军事变化,对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杀害岳飞导致南宋失去了收复中原的最佳时机,军队士气严重受挫,多名将领叛逃。此后,南宋再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北伐行动。从岳飞遇害(1142年)到南宋灭亡(1279年),相隔137年。尽管期间有过“乾淳之治”的短暂中兴,但之前的妥协政策埋下的隐患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覆灭。

四、关键时间节点回顾

1162年,宋孝宗即位后,开始为岳飞,但此时的北伐并未获得实质的进展。1234年,孟珙成功灭金,这被认为是洗刷了靖康之耻的一年。而1279年,崖山海战标志着南宋的彻底灭亡。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短视对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岳飞之死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南宋战略被动的转折点。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决策者的选择决定了国家的命运。南宋的兴衰,成为了历史的一个缩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