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企业在EPC工程总承包领域的崭露头角:绿色能源与海外基建的双赢战略
截至2025年,中国制造企业在EPC领域已铸就显著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绿色能源和海外基础设施项目中大放异彩。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成就的背后。
一、新能源领域的EPC突破
中国风电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通过EPC模式,中国风电企业正加速在海外市场布局,特别是在南非、巴西和阿曼等地承接大型风电项目。电气风电已在阿曼成功中标一个示范项目,推动了当地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在氢能领域,上海电气与阿曼OQ集团合作建设绿氢制备示范项目,采用先进的国产碱性电解槽技术,年产绿氢达10万吨。中国还积极参与阿曼的液氢储运设施建设,预计将带动相关设备市场的大规模增长。
二、海外基建项目中EPC竞争力的提升
中国企业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EPC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在中东市场,中联重科在阿曼的石油化工和港口扩建项目中表现出色,批量供应的设备包括ZTC300V汽车起重机、ZE215E挖掘机等。中国交建在杜库姆港扩建项目中展示了其卓越的集装箱设备处理能力,显著提升了装卸效率。
数字化基建的协同推进也为EPC项目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华为与阿曼电信合作建设2000个5G基站,为EPC项目提供智能管理支持。国内智能工厂的广泛布局和工业机器人产量的全球领先也支撑了EPC工程的数字化升级。
三、全球EPC市场的战略布局
随着全球EPC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中国企业在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EPC领域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尽管面临地缘风险的挑战,但通过本土化生产和全产业链覆盖能力的提升,中国企业成功降低了物流成本并应对了核心挑战。
四、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支撑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34%,出口总额达3.4万亿美元,其中90%为高附加值产品。EPC模式已成为高端装备出海的关键路径。通过EPC项目,中国的高端技术如高铁和特高压输电技术正加速国际化。
中国制造企业通过EPC模式实现了技术、资本、服务的一体化输出,在绿色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形成了全球竞争力。依托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升级和产业链优势,中国正持续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也预示了中国在全球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未来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