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症儿童精细训练个案

自闭症儿童在精细动作发展方面常面临挑战,精细动作训练不仅能提升手部功能,还能促进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提升。以下是一个综合性的自闭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个案分析及实施方案。

个案基本情况

小明(化名),6岁男性,被诊断为中度自闭症谱系障碍,主要表现如下:

  • 动作发展:手部肌肉张力不均,握笔姿势不正确,无法完成剪纸、穿珠子等精细动作
  • 认知能力:能理解简单指令,但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约3-5分钟)
  • 社交沟通:语言表达有限,多使用单字或简单短语,避免眼神接触
  • 行为特点:对触觉刺激敏感,抗拒接触橡皮泥、沙子等材质
  • 评估发现小明的精细动作能力相当于3-4岁典型发展儿童水平,尤其在手指分离运动、双手协调和手眼协调方面存在明显滞后。

    训练目标与计划

    长期目标(6个月)

    1. 提升手部小肌肉群力量和灵活性

    2. 改善双手协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日常生活自理技能(如扣纽扣、用勺子)

    4. 为书写能力奠定基础

    短期目标(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1-2个月):基础能力培养

  • 使用前二指(拇指和食指)完成简单抓握和释放动作
  • 耐受不同材质的触觉刺激
  • 完成简单的单手操作任务
  • 第二阶段(2-4个月):协调能力提升

  • 双手协同完成操作任务
  • 开始使用工具(勺子、剪刀等)
  • 完成简单的序列动作
  • 第三阶段(4-6个月):功能应用

  • 将精细动作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
  • 开始前书写技能训练
  • 完成多步骤的复杂任务
  • 具体训练方案

    1. 抓握训练

  • 布袋取物:准备一个不透明布袋,内装不同形状的小物件(积木、小球等),指导小明用前二指从袋中取出指定物品。初期可给予手部辅助,逐渐减少帮助
  • 海绵挤压:使用不同大小的海绵球,让小明用手掌及手指挤压,训练手部力量。可将其设计为游戏,如"给海绵洗澡"
  • 捏泥练习:从抗拒到逐步接受橡皮泥,先观察治疗师操作,再尝试用全手抓握,最后过渡到用指尖捏取小颗粒
  • 2. 操作训练

  • 衣夹游戏:将彩色衣夹夹在盒子边缘,要求小明按颜色顺序取下。初期使用阻力小的夹子,逐渐增加难度
  • 容器开启:准备四种不同开启方式的容器(旋盖、按盖、拉链袋、扣盖),内装小明喜欢的小奖励,训练双手协调解决问题能力
  • 牙签插入:改良牙签筒游戏,先将牙签尖端剪平避免受伤,示范用前二指将牙签插入孔中。可逐步缩小孔洞尺寸增加难度
  • 3. 控制训练

  • 模式穿珠:按指定的颜色或形状模式穿珠子,从大孔木珠开始,逐渐过渡到小孔塑料珠。可结合认知训练,如"先红后蓝"的序列
  • 衣夹图案:在纸板上绘制简单图案(如太阳光芒),让小明用衣夹按图案位置夹起来,锻炼空间感知能力
  • 拼插玩具:使用雪花片等拼插玩具,从简单对接开始,逐渐完成平面图形和立体结构的搭建
  • 4. 前书写准备

  • 涂鸦阶段:在大圆圈范围内自由涂画,使用粗短蜡笔便于抓握。逐渐引入边界控制,从宽边界到窄边界
  • 连点成线:从两点连线开始,逐步增加点数,先练直线再过渡到曲线。可使用荧光笔增加趣味性
  • 描红练习:从简单的线条描红开始,逐步过渡到数字和简单汉字。注意纠正握笔姿势,使用三角铅笔辅助
  • 训练策略与调整

    1. 强化物系统:使用小明特别喜欢的薯片作为即时强化物,每完成一个小任务给予一小片。同时配合社会性强化"真棒!

    2. 任务分解:将复杂技能分解为小步骤,采用回合式教学。如"剪纸条"分解为:(1)握剪刀(2)开合剪刀(3)对准纸张(4)连续剪裁

    3. 环境调整

  • 选择小明状态最佳的时间段进行训练(上午10-11点)
  • 使用特制桌椅保证良好坐姿,必要时家长从后方轻压身体提供本体觉输入
  • 移除视觉和听觉干扰,使用视觉提示卡辅助任务理解
  • 4. 情绪管理:当小明出现抗拒行为时:

  • 立即暂停任务,给予短暂休息
  • 降低任务难度或更换活动类型
  • 避免体罚,采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引导
  • 5. 家庭协同

  • 指导家长每天进行15-20分钟家庭训练
  • 将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如用餐时练习用勺子,穿衣时练习扣大纽扣
  • 记录训练日志,追踪小明的进步和挑战
  • 训练效果与进展

    经过3个月的干预,小明展现出以下进步:

  • 动作能力:能独立用前三指握笔涂鸦,完成3步序列的穿珠任务,双手协调打开3种容器
  • 参与度:训练配合时间从5分钟延长至15分钟,对橡皮泥等材质的接受度提高
  • 生活应用:能用勺子自主进食(仍有洒落),尝试自己扣大纽扣
  • 面临的持续挑战:

  • 剪刀使用仍需要手把手的辅助
  • 任务转换时偶发情绪问题
  • 注意力在陌生任务上容易分散
  • 下一步计划引入更具功能性的活动,如:

  • 用塑料刀切软质水果
  • 拧干小毛巾
  • 玩"糖果制作"游戏(用纸包裹小物件并扭紧两端)
  • 理论依据与专业建议

    精细动作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发展具有多重意义:

  • 神经发育:复杂手部动作可激发大脑更多细胞群活动,促进神经通路形成
  • 认知促进:手眼协调训练同时锻炼视觉注意和工作记忆能力
  • 自理能力:为穿衣、进食、卫生等日常生活技能奠定基础
  • 学业准备:前书写技能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 专家建议:

    1. 遵循"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的发展规律,先训练大关节活动再过渡到精细控制

    2. 将训练融入游戏和日常生活,增强动机和泛化能力

    3. 保持适度挑战,任务难度应处于小明"最近发展区

    4. 重视训练的规律性和持续性,每周至少3-5次,每次20-30分钟

    5. 定期评估调整方案,关注小明的兴趣点和进步速度

    通过系统化、个性化的精细动作训练,不仅能够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手部功能,还能提升其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更广泛的发展领域创造有利条件。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