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和自闭症本质上是同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的不同称谓,在医学定义、核心症状及干预方法上完全一致^[1][2][3][4][5][6][7][8][9]^。以下是关键点:
一、术语关系
1. 名称演变
孤独症是中国大陆的规范医学诊断术语,自闭症是港台地区常用说法或早期翻译名称
国际诊断标准(如DSM-5)统一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2. 核心特征
两者均表现为:
社交互动障碍(如缺乏眼神交流、难以理解他人情感)
沟通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
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
二、常见误解澄清
非不同类型疾病:部分早期资料将自闭症描述为孤独症的子类别,但现行医学界已明确二者为同一概念
诊断标准统一:无论使用哪个术语,均依据相同的临床评估工具(如ADOS量表)和诊断标准
三、社会认知建议
优先使用“孤独症”这一规范术语,避免因名称差异导致误解
患者需早期干预(如ABA行为训练),社会应给予更多包容与支持
若发现儿童存在相关症状,建议及时至专业机构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