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症世纪星 自闭症小孩的世界

自闭症儿童的世界体验

自闭症儿童的世界与常人有着显著差异,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感知和互动。根据医学研究,自闭症患者的世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感官体验的差异:自闭症孩子对环境的感知往往与常人不同。视频资料显示,他们在平静状态下感受到的画面和音乐与普通人完全不同,而当环境中有过多刺激时,会感到极度不适。短短20秒的日常场景,对自闭症患儿来说可能是漫长而艰难的体验。

2. 社交互动的障碍:一个12岁自闭症孩子的日常对话显示,他们的交流方式显得"幼稚",难以进行正常的对话轮替,常常陷入重复性语言和固执的话题中。医学资料也证实,自闭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社交隔阂,难以理解他人情感和意图。

3. 兴趣与行为的刻板性:自闭症儿童往往表现出狭窄的兴趣范围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使他们的世界显得单调而缺乏变化。

4. 时间感知的混乱:一个13岁阿斯伯格综合征(自闭症谱系的一种)孩子的案例显示,他无法区分过去和现在,当被问及"怎么回来的"时,会混淆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方式,表现出主客观不统一的思维状态。

5. 潜藏的独特才能:部分自闭症儿童在特定领域展现出非凡才能,如日本一位自闭症患者通过绘画不仅表达内心世界,还获得了商业成功,证明他们的世界也可以是"缤纷多彩"的。

唐山世纪星培训学校的专业服务

唐山世纪星培训学校是河北省专业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之一,成立于2008年10月,由一位自闭症患儿妈妈发起。学校拥有四个教学中心,为2-9周岁孤独症、发育迟滞、语言障碍等特需儿童提供全面服务。

核心服务项目包括

1. 专业评估体系:采用VB-MAPP评估和台湾引进的儿童能力发展评估,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儿童各项能力进行全面测评。

2. 三位一体教学法:结合ABA(应用行为分析)、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结构化教学,辅以感统训练等方法,在主题教学及情境教学中帮助儿童掌握生活技能。

3. 融合教育体系:设有特教部和融合幼儿园,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提供阶梯式教学,逐步融入普通教育环境。学校认为"融合教育并不单纯是特殊教育的改革,而是要让普通学校能够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要"。

4. 家长支持系统:提供家长培训课程,包括孤独症知识普及、教育训练方法、ABA原理、家长心理疏导等,形成"家校共育"模式。

社会支持与融合教育

世纪星学校积极推动社会对自闭症群体的理解与接纳,近年来与唐山师范学院特教学院合作,开展融合教育指导。专家建议从三个层面推进融合:

1. 宏观层面:构建包容性教育体系,让普通学校能满足特殊学习者的需求。

2. 中观层面:落实"特教特办、普校全纳"政策,推动特殊学生随班就读。

3. 微观层面:家长要培养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帮助孩子发展亲社会行为。

全国范围内,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行动也在不断发展。如国家能源集团"点亮蓝灯,与星同行"项目,通过志愿服务帮助自闭症儿童康复;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则通过艺术疗育等方式提供服务。联合国将每年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提醒社会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理解与支持。

家庭干预与社交训练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提升,专业机构和家庭可配合开展多种训练:

1. 基础能力培养:通过"吹泡泡魔法"等游戏唤醒孩子的"社交雷达",建立目光接触和观察他人行为的习惯。

2. 非语言社交训练:从动作模仿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模仿链,并通过指物训练建立沟通基础。

3. 语言与规则互动:设计"轮流隧道游戏"等情境,让孩子学习互动规则;通过设置小障碍引导求助行为。

4. 社交游戏应用:专业人士推荐15种社交游戏,如"走走停"、"拉个圆圈走走"、"123木头人"等,通过游戏形式逐步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这些游戏设计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培养基础能力如跟随指令,再发展更复杂的社交互动。

5. 分龄训练重点:3-5岁侧重共同注意力培养;5-8岁发展轮流和简单规则意识;8岁以上可开始训练社交思维和情绪理解能力。

自闭症孩子的世界确实与众不同,但正如世纪星学校所倡导的"情绪时时抚,行为缓缓规,能力慢慢提",通过专业支持和全社会理解,这些"星星的孩子"也能逐步融入社会,展现他们独特的光彩。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