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症孩子中医病历书写

自闭症谱系障碍:中医视角下的全面解读与治疗策略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症状多样且复杂。在中医的视野中,我们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这一疾病的解读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病历书写框架

1. 患者基本信息: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2. 主诉: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要症状,如社交障碍、沟通困难、重复行为等。

3. 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等,以了解患者的疾病背景。

4. 四诊合参:包括望、闻、问、切,以全面收集患者的病情信息。

二、中医理论解读

1. 病因: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中医病因多责之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有关。

2. 病机:自闭症的病机主要涉及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以及经络气血不和。

三、治疗策略

1.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分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中药调理:选用具有调理脏腑、调和气血的中药,如安神、开窍、益智等药物。

3.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和气血,改善患者的症状。

4. 饮食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辅助治疗效果。

四、治疗要点

1. 重视整体调节: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治疗需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脏腑功能,调和气血。

2. 强调个性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注重情志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4. 跟踪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跟踪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在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全面的病历书写框架、中医理论解读以及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为这一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病历记录

一、基本信息与主诉

患儿姓名:XXX

性别:X

年龄:X岁

出生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病史陈述者:父母(通常为父母或主要照顾者)

联系方式:(请填写具体联系方式)

家庭住址:(请填写具体地址)

主诉:语言发育迟缓X年,社交障碍X年。具体表现为目光不对视X年半,重复刻板行为X年。

二、现病史

起病情况:首次发现异常的具体时间和症状逐渐显现的过程。

核心症状:

社交障碍:回避目光接触,对呼唤无反应,缺乏共同注意,不参与互动游戏。

语言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可能仅能说简单词汇,缺乏主动语言。

刻板行为:重复动作(如拍手、摇晃),坚持固定程序,对特定物品异常依恋。

伴随症状:

睡眠问题:入睡困难、易醒、夜惊等。

饮食问题:挑食、咀嚼困难、偏好特定质地食物等。

情绪行为问题:易怒、自伤行为(撞头、咬手)、多动或过度安静等。

诊疗经过:详述既往就诊医院、诊断结果、已接受的治疗及效果。

三、既往史与个人史

出生史:胎次、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出生体重等。

生长发育史:大运动发育(抬头、翻身、坐、爬、走的时间点)和精细动作发育(抓握、用勺、系扣子等)的情况。语言发育里程碑(首次发音、单词、短语时间)。

喂养史:母乳/人工喂养,添加辅食时间,饮食习惯等。预防接种史:是否按时接种,有无不良反应。过敏史:药物、食物过敏情况。

四、家族史

记录父母健康状况、生育年龄,家族中是否有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遗传病史,以及兄弟姐妹的发育情况。

五、中医四诊信息

望诊:神色形态(表情淡漠或呆滞、目光游离或不视人、形体胖瘦、动作协调性),舌象(舌质淡红或淡白或红,舌苔薄白或白腻或黄腻,舌体胖大或有齿痕等)。 闻诊:语言能力(有无语言,语言清晰度,语调是否异常),特殊发声(无意义重复语言、自言自语等)。气味(口臭,体味等)。 问诊:详询饮食偏好与消化情况(食欲,偏食,便秘或腹泻),睡眠情况(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二便情况(小便颜色,大便性状与频率),出汗情况(多汗部位与时间)。 切诊:脉象(常见细弱,弦细等),经络穴位检查(特定穴位压痛或异常反应)。

自闭症孩子中医病历书写

六、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四诊信息综合分析,自闭症常见的中医证型包括肾精亏虚型、心脾两虚型、肝郁脾虚型等。具体症状及舌脉表现如下: 肾精亏虚型: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囟门迟闭;四肢不温,夜尿频多;舌淡苔薄,脉沉细弱。 心脾两虚型:表情淡漠,少言懒语,注意力差;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多梦易醒;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肝郁脾虚型:情绪不稳易怒或抑郁刻板行为明显;嗳气叹息纳差腹胀大便不调;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弦。 痰蒙清窍型神情呆滞反应迟钝言语不清;喉中痰鸣胸闷脘痞体胖多痰;舌淡胖苔白厚腻脉滑等。 心肾不交型多动不安注意力涣散睡眠障碍烦躁易怒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根据具体症状进行辨证分型并明确兼夹证情况如兼痰湿内阻等。

七、中医诊断

病名诊断:儿童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证型诊断:根据辨证结果确定如肾精亏虚型等;兼夹证:如有兼夹证候需注明如兼痰湿内阻等。

八、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根据证型选择基础方剂如肾精亏虚型选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加减等常用加减药物包括开窍醒神类安神定志类健脾化痰类补肾益智类疏肝解郁类等;针灸治疗:常用针灸方案包括头针体针耳针等刺法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间隔行针;推拿疗法:常用手法与部位包括头面部背部四肢等手法要求轻柔深透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其他疗法:如穴位注射耳穴压豆饮食调理等。

九、调护建议

在孩童刚满周岁时,家长们便会察觉他们的孩子对外界呼唤反应迟缓,似乎并不太喜欢与人互动。到了两岁时,孩子们应该开始叫“爸爸妈妈”,但这样的孩子却仍然只能说出一些零星的单字,主动语言发展明显滞后。他们的目光常常回避,不愿意融入集体的游戏,却独自沉迷于车轮玩具的旋转之中。他们的入睡变得异常困难,每晚都需要花费1到2小时才能入睡,并且很容易在夜间惊醒。虽然他们的食欲还不错,但却拒绝食用蔬菜,大便也偏干燥。经过某医院的诊断,孩子被确认为“自闭症谱系障碍”,但尚未接受系统的治疗。

让我们再深入了解孩子的既往史。孩子并无重大疾病的记录,预防接种也一直是按时进行的。家族史上,父母双方身体状况良好,没有遗传疾病的迹象。

在中医的四诊中,通过观察孩子的神情、目光、形体和舌象,医生发现孩子神情呆滞,目光游离,形体偏瘦,舌色淡红,舌苔白略腻。在闻诊方面,孩子偶尔发出无意义的音节,语调显得平直。在问诊中,了解到孩子的睡眠问题、挑食以及大便不规律。切诊则显示出脉象弦细。

基于以上的中医诊断,治疗方案被制定出来。中药方面,选用逍遥散加减,包括柴胡、白芍、茯苓、白术、石菖蒲、远志、合欢皮和炙甘草,每日一剂,用水煎服。针灸治疗也将展开,选用四神针、颞三针、足三里、太冲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每周进行三次。推拿治疗则包括每日捏脊和揉腹。建议家长配合行为训练。

在调护方面,我们强调建立规律的作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家长也应该多与孩子互动,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

中医治疗自闭症需要强调辨证论治与整体调节。病历的书写应全面反映患儿的生理心理特征,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重视家庭的参与和综合干预也是关键。期待在一周后的复诊中能看到孩子的明显进步。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