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麦粒肿的临床表现

麦粒肿,一个让许多人都感到熟悉的词汇,特别是在儿童群体中更为常见。那么,麦粒肿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我们会患上这种病?它的症状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跟随专家的脚步,揭开麦粒肿的神秘面纱。

在眼睫毛的根部,隐藏着两种腺体:皮脂腺和汗腺。作为眼睑支撑的眼睑板,其内部还有一种名为眼睑板腺的腺体,它们共同的任务是滋润我们的眼球。当这些腺体遭遇细菌感染,引发急性化脓性炎症时,麦粒肿就悄然诞生了。根据感染腺体的不同,皮脂腺感染被称为外麦粒肿,而眼睑腺感染则被称为内麦粒肿。

麦粒肿的症状表现是怎样的呢?外麦粒肿在初发时,会使患儿的眼睑边缘出现局限性的红肿,疼痛难耐,甚至因疼痛而无法触碰。三到四天后,红肿区域的中央皮肤会逐渐变为黄白色,脓头显露。若脓头破裂或通过手术排出脓液,红肿便会迅速消退,整个病程大约持续一周。而内麦粒肿,由于眼睑腺较大,结构坚韧,其疼痛程度往往超过外麦粒肿。

值得一提的是,内外眼角的麦粒肿,特别是内麦粒肿,常常伴随眼球表面的水泡。家长们不必因压迫周围组织而紧张,随着病情的好转,这些水泡会自然消失。

那么,为何我们会患上麦粒肿呢?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如果你习惯性地用手揉眼睛,那么风险就相对较高。因为手部接触的环境复杂,可能携带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就可能通过揉眼的不良习惯,悄无声息地侵入眼部,引发感染。在我们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如过度疲劳、营养不良、学习压力大、体力消耗大、消化不良、糖尿病等情况下,细菌也可能趁虚而入,引发眼部感染。

以上就是专家关于麦粒肿的一些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朋友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疾病。虽然麦粒肿并非大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卫生安全尤为重要。只有充分了解并正确应对,才能让我们远离麦粒肿的困扰,拥有健康的双眼。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