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这一常见的外感热病,如同不请自来的访客,随时可能侵入我们的生活。尤其当季节转换,冬春之交,风邪侵袭,更容易引发感冒的侵袭。它的临床表现多样,让我们深入了解下这个常见的疾病。
感冒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的只是俗称的感冒,重的则可能是一场严重的疾病。当病情在一段时间内广泛流行,症状相似时,我们称之为流感。其临床表现以伤风为主。
感冒有一个潜伏期,时间从几小时到1~2天不等。接着,症状逐渐显现。
在婴幼儿期,感冒的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炎症可能波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和肺部,病情较为严重。
幼儿期的症状则与成人更为相似,多为普通感冒型。突然的疾病发作可能包括高烧、畏寒、头痛、背痛、四肢酸痛、疲劳等。很快就会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等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肺部可能出现啰音。有时,还会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表现。
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其症状更为严重。甲型流感可能伴随高热惊厥,体温波动在38~41℃,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流清鼻涕、呕吐、腹泻等,偶见皮疹及鼻衄。幼儿可能会出现气管、喉、支气管炎,伴有粘稠痰液,甚至呼吸道梗阻。新生儿则可能出现嗜睡、拒绝进食和呼吸暂停等严重症状,甚至需要人工呼吸器治疗。乙型流感多见鼻、眼症体征,急性良性肌炎引起的肌痛主要见于下肢,尤其是小腿腓肠肌。头晕、疲劳等全身中毒表现较轻。丙型流感则大多表现为轻度上呼吸道感染,无并发症一般持续3~4天,热退后全身中毒症状减轻,但干咳和体力衰弱可持续1~2周。
在感冒初期,血象检查显示周围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平均约为4×109/L。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大单核细胞也可增加。这些症状可持续10~15天。如果引发肺炎,血沉率一般正常。
感冒虽然常见,但其症状多样且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我们要重视预防和治疗,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