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我国孤独症患者缺乏关注 诊断资质医院不足10家

在昨天的“2013孤独症研究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上,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尽管我国有着庞大的医疗体系,但全国范围内拥有孤独症诊断资质的专科团队却极度匮乏,仅仅不足十家医院拥有这样的资质。而具备专业训练背景的诊断培训师也是少得可怜。

根据国际统计数据,孤独症的患病率大约是1/150。而在我国,某些区域的调查揭示,孤独症的患病率在1/119至1/120之间。当前,孤独症诊断在我国面临“三缺”的困境:缺乏统一明确的诊断标准,缺乏掌握专业诊断技术的医务人员,以及缺乏清晰的干预路径。对于孩子们来说,从出现症状到最终确诊为孤独症,这个过程在北京地区平均竟长达四年。

专家们不断强调,时间对于孤独症的干预至关重要。对于18个月大的患儿,科学的干预可能会让他们成功回归社会。但如果到了8岁才进行干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幸运的是,我国卫生行业已经行动起来。今年,一项名为《儿童孤独症诊断与防治技术和标准研究》的项目已经启动,该项目将持续三年。

该项目旨在为全国8个地区的100名社区医师、100名小学老师以及50名特教老师提供孤独症的筛查和干预基本培训。还将对50名三级医院的医生进行系统的培训。项目还将针对6至12岁的12万儿童进行孤独症的患病率调查,并研究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共患病情况,如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癫痫、脑瘫等。

这项重要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孤独症的新视角,而且为我们的孩子带来了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项目能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更多信息和精彩内容,请浏览解放日报以获取资讯。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